中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本欄目昨日報道了電商大打價格戰的消息,京東、蘇寧、國美等幾家公司的負責人紛紛出面喊話,擺出了一副刺刀見紅、血戰到底的架勢。現在,這場混戰已經進入第二天,這些口口聲聲要降價的商家,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實惠呢?
一淘網官方發布了電商價格戰第一天的統計結果,發現全網只有4.2%商品降價,最高降幅為10%。而且那些標榜“最低價”的商品,大多數都處于無貨狀態,這種情況在幾大電商中都存在。而河南鄭州一家國美賣場里的銷售人員說,電商再怎么打價格戰,如果供貨商不給貨,那也是等于零。
國美銷售人員:他再打價格戰,格力公司不給供貨,再打也是零。整個來說是擾亂整個市場,格力公司肯定不給他供貨的,出廠是一樣。
更有網友發現,幾家電商還玩起了“先提價再降價”的游戲。比如,在價格戰的前夜,京東商城(微博)有將近50件大家電商品悄悄漲價,價格漲幅從30%到100%不等,位列商家“悄悄漲價”排行榜榜首。蘇寧、易迅等公司也在事前上調了價格,有些商品的價格甚至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大幅變動了四到五次。
這兩天吵吵嚷嚷要拿出最低價的商家,暗地里卻有這么多小動作。而且,這些小動作并沒有逃過消費者雪亮的眼睛。有網友評價這些電商說:“先漲價再跌價,真正便宜的永遠缺貨!絕對是炒作!”
這位網友的看法絕對不是“少數派觀點”,有網上調查顯示,90%的人認為“電商在聯手炒作”,只有很少的人認為“他們真要拼了”。鄭州的一位市民說,電商價格戰這個事兒雖然鬧得比較大,但是顯然不太靠譜。
市民:電器主要的用戶基本上還是實體店,在網上占的比例很小的,所以這個對供應商影響不大。感覺網上這幾家網店有炒作的嫌疑,網上有那種情況,通過網上買,他們根本就沒貨,操作性不強,根本就不會實施。我們想到他們競爭了,降低了對我們肯定有好處,但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怎么做,會不會真正的降低。因為這個事在網上鬧得比較大,好多人消費者都在關注,消費者肯定希望他降價,但網上這個事感覺有點不太靠譜。
的確,價格戰殺聲震天,但是真的打起來以后,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慘烈。很多消費者都空歡喜一場,感覺自己“被忽悠”了。有一位在大賣場里挑選電器的女士說,她還是會選擇在實體店里買,電商要炒作就讓他們炒作去吧,反正價格也不便宜。
消費者:前段時間正好看中了一臺冰箱,當時實體店賣2499,在價格戰之后我去網上查,發現網上包括蘇寧易購(微博)、國美在內,有的是沒有貨,有的反而比在實體店更貴,貴了大概有100塊錢,我就在實體店買了一臺冰箱。當時看到他們要大規模降價、打價格戰的時候挺開心的,因為還有很多東西想買,但我發現很多東西沒有貨,要不然就是不便宜。我現在再觀望吧。商家總得保底,不可能降到零,也不可能降到賠本,肯定有一部分利潤在。據我跑了幾家商場來看,實體店的價格和網店價格差不多,我還是會選擇在實體店中買,就讓他們炒作吧,反正價格也不便宜。
雖然存在炒作嫌疑,但這場降價秀還是讓電商們賺足了人氣。有數據顯示,幾家電商的流量明顯上漲。蘇寧易購的流量漲幅達到驚人的706%;國美的漲幅同樣不小,達到了463%;京東的漲幅雖然不如蘇寧易購和國美,但也有132%的高漲幅。
面對這種現象,很多人都提出了批評。有人說,昨天電商價格大戰再次告訴我們,中國目前的市場經濟毀壞誠信的代價是很低的。如此明目張膽的忽悠,傷害的到底是什么?還有人說,正是因為破壞誠信的代價很低,所以他們才如此放大炮。
盡管有很多批評的聲音,但是電商價格戰卻似乎越來越激烈。今天,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在微博上表示,他們將追加5億元,降價覆蓋全場商品,電腦手機統統納入。而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沒閑著,他表示:沒有耐心陪著蘇寧10元10元的降價了,今日上午11點到12點,直接發放大家電優惠券,相當于每件便宜300到500元,一步到位。
今天上午,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他們也在密切關注這個熱門事件。
沈丹陽:商務部認為,有關企業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開展銷售活動,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自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共同促進家用電器市場的健康、運行和平穩發展;不論采取何種促銷手段,都應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積極保護消費者和供貨廠商的合法權益,履行好企業社會責任。
有記者追問,這次的電商大戰是否涉嫌違法呢?沈丹陽表示,這需要相關的執法單位依法調查取證之后,才能做出判斷。
沈丹陽:我們判斷這場所謂的價格戰是否違法,是需要有法律法規做依據的。現在有關與降價促銷相關的法律規定,至少有這么幾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排擠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反壟斷法第17條第二款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價格法第14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不得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大家可以做出判斷,幾家電子商務公司的行為是否違法,是需要由相關的執法單位,如價格主管部門、工商主管部門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執法主體來依法調查取證后,方可做出判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