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鮑志恒 發自重慶中壩島
比起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的梯級開發,長江干流上緊接著這些巨無霸電站的一座“小水電”的建設卻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3月29日,重慶小南海水電站奠基暨“三通一平”工程開工儀式在一片反對聲中舉行。令人訝異的是,在官方對“三通一平”開工儀式的報道中,小南海水電站裝機規模和年發電量遠遠超過規劃。這意味著,小南海的主壩高度、蓄水位、庫容等關鍵性指標也可能隨之變化,電站對長江珍稀魚類資源特別是部分產漂流性卵的魚類的負面影響或將超出預期。
了解小南海工程背后的多方博弈和生態風險,特別是對長江珍稀魚類資源的影響,對于上游的金沙江流域水電開發,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魚和電站的博弈
走出依山而建的珞電賓館,抬頭便是舒緩的江面,江畔蔥蘢翠綠,一派田園氣象。
這是位于重慶市巴南區魚洞鎮的長江干流第三大島中壩島,長時間里,它像一個世外村落,默默無聞。一場魚和電站的博弈終究使它名聲大噪。
2006年以來,重慶市力主建設長江小南海水電站,但受阻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的限制。
據原長江委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介紹,為彌補三峽工程對長江珍稀魚類生存環境的破壞,2000年,國務院將原四川省長江合江——雷波珍稀魚類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5年,為了給處在保護區內的向家壩、溪洛渡兩座大型水電站讓路,國務院將保護區遷移調整至重慶三峽庫區庫尾到宜賓向家壩壩下的江段,還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賓至月波江段作為補充,并更名為“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南海水電站的壩址——中壩島位于調整后的保護區內。
因此,小南海水電站的建設規劃招致國內環保組織和環境學者的普遍反對,他們擔心,大壩的建成將直接阻礙保護區與三峽庫區之間洄游性魚類的遷移通道。但重慶提出了另建仿生態魚道的替代方案。
重慶市環保局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陳盛樑日前向早報記者透露,重慶委托有關科研單位所做的仿生態魚道試驗“效果不錯”,“60%以上的魚類都能通過。”但此說并不為國內學術界所認可。
早在200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就撰文稱,小南海江段是至關重要的“生態通道”,關系到保護區內珍稀特有魚類的生存和三峽水庫漁業資源的增殖,必須保持暢通無阻,“這樣的‘生態通道’也是修建魚道或其他任何過魚設施所不能取代的。”
一份來自南京環境科學院的報告則顯示:小南海和其他梯級電站開發的累積效應將對特有魚類造成毀滅性影響。
電站規模不斷飆高
3月29日,在當年的中壩機場跑道、如今的裝甲車試車場旁邊,重慶市政府隆重舉行了小南海水電站奠基暨“三通一平”開工典禮。而在此前的一個月內,重慶完成了小南海“三通一平”工程兩輪環評報告的公示和審批。
環保組織自然之友調研部主管張伯駒感到沮喪,從小南海“三通一平”首次環評公示時起,他就擔心重慶市環保局會迅速完成審批。
據了解,小南海水電站主體工程須經國家發改委和環保部審批,但“三通一平”等前期工程的環評審批權則在重慶市環保局手中。這一做法的政策依據,是2005年原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出的《關于加強水電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
該通知規定:考慮到水電工程位置偏遠,“三通一平”等工程施工前期準備時間長、任務重,為縮短工期、盡早發揮效益,在工程環評報告批準之前,可先編制“三通一平”環評報告,經當地環境部門批準后,開展“三通一平”等工程前期施工。
這項與《環評法》相抵觸的部門法規,也被視為投資方和地方政府“綁架”上級環保部門的利器。
“總投資320億元的項目,前期工程也少不了幾個億,錢一旦投下去,就不會停下來。”張伯駒認為,這將對小南海主體工程通過國家層面的環評形成倒逼。
不過,陳盛樑并不認同這一說法。他以重慶的多個項目為例,向早報記者說明前期工程開工與否,并不影響項目結局,“主體工程通不過,業主自認倒霉,這種事情并不少見。”
更令張伯駒不安的是,重慶官方媒體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伴隨著激烈的生態爭議,小南海水電站的裝機規模和年發電量卻一路飆升。
在《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1990修編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2003)》中,小南海水電站的規劃裝機容量均為1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僅為40億千瓦時。但今年2月23日公布的《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卻顯示,小南海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1680兆瓦(即16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達85.84億千瓦時。僅36天之后,《重慶日報》對外披露的數據再度飆升,報道稱,該工程總投資約320億元,裝機2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02億千瓦時,是重慶“投資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項目”。
“這些數據的變化表明,小南海的真實裝機容量和年平均發電量遠遠超出原有規劃。”張伯駒推測,隨之而來的,將是小南海主壩高度、蓄水水位將比原規劃更高、庫容更大、庫尾將向長江更上游推移。由此,小南海電站造成的江段靜水長度會更長,對產漂流性卵的魚類的負面影響也將超出預期。
反建派“最后的抗爭”
“經濟效益如此有限,同時威脅數十種動物的生存,并可能導致多個物種的不可逆的損害。中國工程建設史上少有這樣的工程。”
在重慶市肯定小南海水電站將發揮巨大的綜合效益后,呂植、解焱、鄭易生、楊勇、范曉等反建派掀起了“最后的抗爭”。這些來自于中科院、社科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學者,聯合國(微博)內十余家環保組織,向國務院發出公開信,呼吁緊急叫停小南海水電站前期工程。
3月29日的奠基儀式上,黃奇帆概括的小南海水電站的綜合效益包括:電力保障突出,緩解重慶能源緊張;改變川江河段航道條件,發揮黃金水道航運作用;減少重慶主城港區泥沙淤積,增強重慶主城和三峽水庫防洪能力;改善提水條件、降低取水成本,解決渝西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其中,保障重慶電力與解決渝西缺水問題,被視為重慶堅持興建小南海的主因。
“重慶的電力缺口達到30%,老是拉閘限電,不行吧?”陳盛樑稱,政府別無選擇,“要么上水電,要么上火電”,而經他測算,同等規模的水電可以比火電減少1000萬噸碳排放和2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
但在反建派看來,這些理由均不能成立。他們認為,小南海水電站不僅生態破壞巨大,經濟效益也十分有限。
據《重慶日報》3月30日披露的數據測算,小南海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將達到16000元,是金沙江下游3座梯級電站平均投資的3.6倍多,也遠遠超過三峽4950元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此外,小南海設計年平均發電量雖提高至102億千瓦時,仍僅是與其相鄰的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4個梯級電站的5.2%。重慶的電力資源缺口完全可以通過這些在建、籌建的巨型水電站協調解決。
反建派還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方案:重慶市與這4座梯級電站的業主三峽總公司協商,建立合作共享關系。把原計劃投資在小南海水電站的投資投入這4座電站中,獲取相應比例的所有權和利益(電能)。
而且,向家壩水電站經重慶至上海的“±8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已動工建設,屆時重慶市電力輸送能力將大大提高,可為這一方案的實施奠定基礎。
“缺電根本不是理由。重慶的理由其實是,那些電站都不在它的地盤上。”翁立達認為,如同重慶西部地區的缺水問題一樣,都應當通過區域調度協調解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