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上交“暴利稅”1720億元 中石油“貢獻”1025億
早報記者 李躍群
隨著中石油(601857.SH,0857.HK)29日公布年報,中國三大油企2011年的業績均已發布。三桶油在去年總賺得2749.35億元。
與此同時,三家公司石油特別收益金支出達到1720億元,其中中石油貢獻了1025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在利潤增速上,中海油(00883.HK)居首,同比增長29.1%,中石化(600028.SH,00385.HK)同比增長1.4%,中石油則同比下降4.3%。
三家表現迥異的關鍵在于煉油業務。中海油上市公司資產中不包含任何煉廠。在油價高企,而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受到國家管制的情況下,煉油業務會拖累企業利潤。
今年暴利稅或減少
年報顯示,三桶油去年油氣產量增速基本維持穩定,上游油氣收入卻均出現了大幅上漲。其中,中海油與中石化的上游收入增長接近三成,中石油的上游收入增長達到42.2%。
在昨日發布的年報中,中石油稱,2011年國際石油市場整體呈現供給略小于需求、原油價格高位震蕩的特點。受中東北非局勢動蕩、日本地震、伊朗核問題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總體震蕩攀升,全年北海布倫特原油均價為111.27美元/桶,同比上漲31.80美元/桶,漲幅約40%,創1859年世界工業誕生以來漲幅最高紀錄。
不過國際油價的快速上漲,并沒有讓增加的收入全都落入三大油的口袋。根據年報,三大油去年石油特別收益金支出達到了1392億元。
石油特別收益金被稱為“石油暴利稅”,該制度于2006年3月建立實施。它是指國家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因價格超過一定水平所獲得的超額收入按比例征收的收益金。今年1月,國家宣布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由40美元一桶上調至55美元,從去年11月份開始回溯。
中石油總裁周吉平在昨日的業績發布會上稱,據目前油價預計,起征點上調將令公司今年暴利稅減少260億元。
業內分析人士稱,之所以追溯至去年11月1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沖抵資源稅改革推廣帶來的沖擊。據周吉平介紹,資源稅改革全國推廣后,公司在資源稅上支出增加了26億元。中國全國范圍內推廣資源稅改革對石油企業的影響是11月份與12月份。
中石化領先煉化業務
根據年報,在過去的一年,中石化與中石化的煉油利潤都是由正轉負。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中石油的原油加工規模約1.33億噸,中石化的是2.17億噸,是前者的近兩倍。但是反映到利潤則是:中石油虧損額接近中石化兩倍。
業內人士向早報記者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石化原油加工主要來自進口,出產地多為中東。其掛靠基準油價較低,而中石油加工原油主要是大慶原油,價格較高。
中石油總裁周吉平昨日稱,油源是煉油成本的重要方面,而選擇怎樣的油種又與煉廠的適應性有關。他所指的適應性,是指煉廠在建造時便需確定油源性質,一旦建成,油源不宜改變。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的一位技術人士稱,“在國際油價一路攀升的局勢下,劣質原油深度加工較加工常規原油能夠多獲得大概每噸100元左右的利潤。”
周吉平說,中石油已加大了這方面的改造、擴建,比如廣西煉廠二期擴建,就是為了更多地適應和接收中東地區,如阿曼高硫油。
對外走私油品猖獗
周吉平昨日還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內地兩次上調成品油價,對公司降低煉油業務虧損有重要作用。“今年一季度,中石油在煉油方面虧損,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但他仍認為,國內成品油價并未調整到位。周吉平說,內地最近于3月20日上調成品油價,當時對應三地原油價格為每桶124美元,而調整價格對應每桶110美元,“還有14美元沒調整到位。”
事實上,在油價較高時,國家發改委都會考慮壓低調整幅度。于是現在國內的成品油價格較國外有著不小的價差。據一位石油業內人士稱,從中國走私成品油至海外也開始猖獗起來。
根據易貿提供的信息,在每噸上調600元的前提下,中國走私成品油至海外,柴油每噸可以獲益297元,汽油可以獲益328元。調價前則是柴油810元,汽油871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