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金龍魚玉米油深陷質量門 > 正文
中廣網北京1月8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最近一段時間,有一條"魚"備受人們的關注,這就是著名的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前段時間傳出"金龍魚"轉基因食用油涉嫌非法上市和非法銷售;這兩天,一個批次的金龍魚玉米油被檢出質量不合格,又成為媒體的焦點。為什么大家會這么關注"金龍魚"?其實,與其說人們關注"金龍魚",不如說大家關注的是"金龍魚"的母公司--益海嘉里。
"金龍魚"母公司被質疑威脅中國糧食安全
益海嘉里是新加坡豐益國際有限公司在中國投資的以糧油加工、種業開發、倉儲物流、內外貿易等于一體的多元化企業。益海嘉里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農產品領域攻城略地,四處擴張,尤其是在食用油市場,目前它已經擁有金龍魚、胡姬花、口福、香滿園、鯉魚等多個品牌,其銷售網絡已經覆蓋到縣級城市,連續幾年占有中國小包裝食用油40%的市場份額。
益海嘉里的這種擴張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有人說一家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糧油市場占有這么大的市場份額,會威脅到中國的糧食安全。那么,像益海嘉里這樣的公司是否真的有這么高的危險性呢?《天下公司》就這個問題采訪了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他認為益海嘉里沒有給中國的糧食安全帶來什么損害。
李國祥:益海嘉里目前本身來說沒有給國家帶來很多的損害,我們整個2011年甚至2010年,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大幅度上漲,但是那時候他們參加宏觀調控,發改委進行約談,他們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執行主體,也執行國家的政策,沒有游離國家政策之外,應該來說對國家糧食安全我覺得沒有造成什么損害。
而民族證券食品行業研究員劉曉峰的觀點則更加鮮明,他對《天下公司》說:我們國家的大豆本來就不能自給自足,所以我們只能受制于人。
劉曉峰:要是所有的原料都是我們國內的,然后他用大量的資金把這個原料完全控制住了,那么他是可能會有這個問題。但是本身原料的所有權也不在我們手里,我們國家每年進口5千多萬噸的大豆,沒有可能自給我們只能是受制于人,沒有辦法。我們必須保證我們的主糧,小麥、稻谷必須要保證,不可能犧牲主糧的安全然后去保證食用油的安全,安全是有排序的。
劉曉峰認為,從安全的排序上上,中國必須首先保證小麥、稻米這種主糧的安全,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李國祥也說,中國沒有那么多的耕地去生產能夠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的大豆。
李國祥:這個確實是一個問題,第一個中國的大豆產區出口非常大,現在整個大豆1500萬噸到1600萬噸左右,那么我們現在整個國內的大豆的需求量大概是6000多萬噸,那么我們每一年大量的要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咱們國內生產你不可能生產到6000多萬噸,我們算了一下,咱們如果按照進口大豆油全部運來國內來生產,咱們至少再增加四億畝地,我們最多只能拿出兩億畝地里,沒有這么多地來增產,所以你必須要依賴進口。
中國食用油的原料嚴重依賴進口,在這方面,我們本來就處于不安全狀態。因此從邏輯上講,無論益海嘉里的市場份額有多大,都很難說就是它在威脅我們的安全,劉曉峰說,不能因為一家外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搶占了先機,我們就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它。
劉曉峰:至于說你說這個企業他占比40%,那是因為他在市場競爭中的確搶占了先機。不要覺得他一旦在市場上領先了很多,就一定損害你的什么什么安全,這是市場規律,是個人沒有辦法控制的事情。
但是,現在人們對于益海嘉里的指責也并不限于糧食安全。益海嘉里能夠在中國的食用油市場上呼風喚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大量進口國外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的價格比中國傳統的非轉基因大豆低很多,而食用油這種行業,90%的成本都來自于原料價格。所以,以"金龍魚"為代表的益海嘉里的食用油,才能占有那么大的市場。
可是,這樣一來,中國傳統非轉基因大豆的銷售就收到嚴重的沖擊,許多人說,轉基因大豆破壞了中國的"油脂產業鏈",損害了中國豆農的利益。甚至還有人發出了"一滴金龍魚,兩行豆農淚"這樣的呼喊。
民族證券食品行業研究員劉曉峰對這種觀點不以為然,他認為,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本來就是兩種東西,兩者的市場應該區隔開來。
劉曉峰:國內的大豆和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本身就是兩個東西,一個是非轉基因,一個是轉基因的,說轉基因就搶了非轉基因的市場,這個邏輯是有問題,它本來兩個應該是一個分割的市場,是因為你國產大豆的這條鏈條上面,沒有形成一個高價格的體系,因為本身你是非轉基因的,不管怎么說雖然宣揚說現在轉基因現在看不出來它的危害,但是我們不代表著說它沒有潛在的問題,對不對?這個非轉基因的這條鏈條上,并沒有獲取更高的利潤,而去支付上游的非轉基因的原料生產成本,那當然你就被別人擠掉了。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也對《天下公司》說,市場上的食用油應該做出明顯標識,讓消費者分清楚哪種油的原料是轉基因大豆。
李國祥:我個人覺得可能咱們標示還是有問題,就是說我們將來以后能不能把標示更加明顯一點,國內非轉基因大豆跟轉基因大豆,要把這兩個區別開來,那么這樣就使得國內的非轉基因大豆價格賣得高一點,這樣產業的沖突可能就比較小一點。
我現在到市場去看,轉基因大豆標示不明顯,所以我們很多消費者有的時候就沒有識別開來,只認價格沒有認轉基因、非轉基因,將來能不能把標示更明顯一點,轉基因賣轉基因的錢,非轉基因賣非轉基因的錢,如果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我覺得我們國內的大豆跟國際大豆這兩個沖突應該來說可能就會緩和。
看來,兩位專家都認為,中國的大豆之所以遭遇困境,主要還是因為沒有發揮自己天然食品的優勢,而錯誤地與轉基因大豆在市場價格上糾纏不清。非轉基因大豆榨出來的食用油就是應該賣得比較貴。
專家:需學習其長處 轉變思維變壓力為動力
不過,益海嘉里畢竟是一家外資公司,從事的又是糧油這種國家的要害行業,它在中國的擴張引起一些議論也是很正常的。《天下公司》在采訪的最后分別向兩位專家提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益海嘉里是一家危險的公司嗎?李國祥說:益海嘉里談不上危險。
李國祥:我個人覺得都是談不上,它反正競爭力比較強,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如果國內企業把這種競爭的壓力作為一種動力,我們盡快的把我們自己的企業做強做大,他來了我們可能就輸了,不能有這種思維定式來看待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我們還是要轉變思維方式,把新的競爭壓力方面當成動力,那么這樣我們就可能一個事情多贏。
而劉曉峰則認為,我們應該向益海嘉里這樣的公司學習,而不是隨意地去指責它。
劉曉峰:我倒覺得大家都要理性的去看這個事情,資本是逐利的,至于說逐利的資本背后有沒有政治陰謀的問題,我們覺得應該是一個問號,資本炒作者的水平之間存在差異,導致了你在實際的企業運營中,你競爭不過對方,這個東西是我們需要慢慢學習、慢慢提高的一個過程。
說到益海嘉里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有人認為它會對中國現在的整個的糧食安全產生一個威脅,另外一個方面可能就是更細節的問題,就是轉基因食品這樣的問題,怎么來看益海嘉里?今天的嘉賓主持袁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袁元:中國現在沒有足夠的耕地去種這么多非轉基因的大豆,那么這也就意味著必須是從國外進口,尤其是從美國這些國家去進口。而美國現在生產的就是轉基因大豆。國家發改委之所以在去年約談益海嘉里,本身就顯示出他在這個行業的龍頭地位,或者說一個行業的控制性的地位。
另外,益海嘉里原來進的成本是比較便宜的,那么讓他去降點價格,或者說維持這個價格先暫時不要去漲是有可能性的。但是如果說發改委這個話是給國內豆農來說的話,他肯定就做不到。因為我們知道國內的非轉基因大豆的生產成本是非常高的,為什么現在國內的大豆廠不愿意去收,為什么現在國內大豆產量在逐漸的降低,而且國內的豆農不愿意去種這個大豆呢?主要就是國內現在一直沒有一個能夠和益海嘉里相抗衡的、專門生產高檔非轉基因大豆的優質的這種企業。這導致了這個市場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已經拱手讓給別人了,然后你現在又在說別人在利用了這種優勢來搶占了你的地位,甚至說迫使你的豆農,因為你肯定競爭不過。
美國的大豆多錢一斤?黑龍江的大豆多錢一斤?這兩個確實沒有可比性,一個是轉基因的,一個是非轉基因的,一個是自然化的,一個是工業化的,你說你這個自然化你耕種得在努力,你的價格肯定會比工業化的要高得多,這種成本優勢,你在起跑線上來講就不可能了,所以你只有賣得更貴,但是你賣得更貴的話,翻過來又出現一個問題,你的市場。我這個油的確是非轉基因的,那么非轉基因金龍魚可能一桶油賣80塊錢,你最起碼得賣到120塊錢,那么有沒有人、有多少人愿意花120塊錢去買非轉基因的?這又是需要一個市場調研,有沒有這么多人去買。因為沒有人去買我肯定虧本,那我虧本我肯定不生產了,我只能讓大豆去落后國內的一個所謂的優勢企業。
我原來也寫過一篇文章也在說這個事情,比如我們現在在大量的從美國進口豬肉,因為美國豬肉很便宜,它的到岸價只有6塊錢人民幣,國內的現在的豬肉價格大家都知道最起碼在15塊錢,這還是降價以后的現在來講已經賣到15塊錢是很正常的,一個15塊錢,一個6塊錢,這種價格差異你叫中國豬肉怎么去跟美國豬肉競爭?沒辦法去競爭。但是倒過來講我們可是知道的,美國豬肉吃的都是轉基因的玉米,而且還吃的是有瘦肉精,這在美國是合法的,在美國的食品體系里它是合法的,它是按照美國的標準來走,這個是公開的,大家隨便上網都能看到這個東西,不是說我們在詆毀人家這個東西,人家按照美國的標準是合法的。但是在中國是不合法的,中國是堅決禁止給豬肉里面加瘦肉精的,就是養豬的時候添加瘦肉精。我們也知道去年雙會之所以鬧那么的風波就是因為這個事情。
益海嘉里的問題和我們現在剛說的這個其實道理其實是一樣,就是說你消費者想選擇一個便宜的東西,那么肯定有一個相對的價格的問題,雖然現在我們看不到轉基因到底對人體的身體損害有多大,但是我們也不能說它就肯定是無害的,因為這個東西我們現在還是處在一種繼續在研究的階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