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聞關注與轟動一時的背后,是否暗含某種玄機,甚至有不可告人的幕后黑手?
今年以來,境外上市的中資概念股受到對沖基金的輪番攻擊,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在加拿大上市的嘉漢林業,在美國上市的東方紙業,在香港上市的玖龍紙業、超大農業等,包括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國企巨頭也在沽空之列。而其中最具“新聞效應”、最轟動一時的,無疑是對沖基金對雨潤食品的沽空交易。新聞關注與轟動一時的背后,是否暗含某種玄機,甚至有不可告人的幕后黑手?
多位香港消息人士透露,通過把雨潤食品今年五月以來遭沽空比率異常提高的時間段,與雨潤食品被質量投訴集中發酵的傳播時點進行對比,發現兩者之間存在異乎尋常的高度重合。值得深刻思考的是:到底是雨潤食品的一舉一動本身就很具有新聞效應,還是通過放流言、質量投訴的方法來制造新聞效應,以達到境外對沖基金某種預先設定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兩個時間點之間的高度重合,到底是對沖基金的神機妙算,還是有人蓄意為之?
瘋狂的沽空
香港聯交所網站數據顯示,五月以來,雨潤食品在香港聯交所被沽空比率在幾個時間段或時間點上驟然爆發,異乎尋常地增加。在五月份的20個交易日里,最高沽空比率達到40%(5月30日),其中5月3日到5日,5月9日到12日,5月16日到19日,5月24日到31日的四個時間段內,沽空金額和沽空比率更是維持在異乎尋常的高位上。
六月份的21個交易日里,沽空比率和沽空金額進一步提高。6月7日,沽空比率達到48%,6月13日到15日,平均沽空比率在30%以上,6月20日,沽空比率達到本月最高的55%,沽空金額在六月底達到高峰。
五月份以前,雨潤食品的沽空比率都在15%以下。以上數據反映,進入五月份以后,雨潤食品遭到不明力量的強烈沽空,意圖非常明確。
值得解釋的是,從6月27日開始,沽空比率開始下降,大大低于本月的平均沽空比率水平。主要的原因是:從6月23日起,香港開始產生對雨潤食品不利的不實流言,到27日流言得到明確,導致投資者信心受挫和恐慌,拋盤踴躍,沽空金額大幅攀升,但由于成交額以更大幅度上升,導致沽空比率的下降。業內人士介紹,這也正是對沖基金最典型的操作手法。
那么,對沖基金的瘋狂沽空交易的背后,是否與突然增加的專門針對雨潤食品的質量投訴之間,存在著某種時點、節奏或者密集度上的呼應或配合呢?
頻密的負面質量投訴
國內某食品行業專業管理人士說,今年以來,品牌美譽高和知名度一直很高的雨潤食品,忽然遭到負面質量投訴的集體圍攻。
根據一位從事媒體研究的專業人士提供的資料,可以粗略統計出針對雨潤食品的負面質量投訴:
4月末,有關投訴雨潤食品的消息流傳,而這些內容公司早已經向外界解釋清楚。有投訴甚至把大股東的私人業務與雨潤食品的業務混為一談,手段也許并不高明,但確實可以造成一時的誤解。
5月23日到25日,某地突然暴出一例公司早已通過協商方式解決了的,非常平常的消費者投訴。投訴把一起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質量事故,拔高到異乎尋常的高度,短期內是非難辯。
6月23日,對雨潤食品不利的不實傳聞開始在香港流傳。
6月30日,某香港周刊登載雨潤食品負面報道,內容無非是對前述報道的再次嫁接,手法依然是把大股東的私人業務與雨潤食品的業務混為一談,了無新意。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如下的關系:
先在市場沽空股票 后有記者暗訪或媒體爆料
5月19日,5月31日,6月8日,分別爆料雨潤產品有質量問題的投訴,或者有西北某一地方的記者在晚間去雨潤食品的下屬工廠進行暗訪。對比發現,有幾組數據值得警惕:
第一組數據:
5月17日 沽空比率為30%
5月18日 沽空比率為31%
5月19日 沽空比率為21%
5月19日中午 突然爆料雨潤產品有質量問題的投訴
第二組數據:
5月30日 沽空比率為40%(本月最高值)
5月31日 沽空比率為37%
5月31日晚間 西北某一地方的記者暗訪雨潤食品子公司
第三組數據:
6月7日 沽空比率為48%(本月次最高值)
6月8日 沽空比率為31%
6月8日晚間 西北某一地方記者暗訪雨潤食品子公司
沽空交易的密集時段與質量投訴出爐時間之間,存在著如此精妙的重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兩者之間到底是純屬偶然巧合,還是另有機密安排?
尤其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每每在大比率沽空交易發生后一到兩日,必然會發生針對雨潤食品的重大質量投訴或者西北某一地方的記者暗訪。5月最高沽空比率和6月次最高沽空比率發生日的次日晚間,均有西北某一地方的記者去雨潤食品子公司暗訪。如果再用巧合來解釋,實在令人無法接受,背后一定有雙忙碌的手,正在或氣定神閑、或手忙腳亂地指揮著。
事實真相暫未大白 市場博弈仍需警惕
如果雨潤食品真的如流言所評價的那樣,處于金融鏈條頂端的券商機構為何依然會力挺雨潤,繼續看好其長期的成長和發展?面對悖論,相信市場和投資者會有自己的判斷。
目前也許還只能把浮在表面的現象,通過列舉的方式陳列出來。在境外機構的瘋狂沽空交易行為與負面質量投訴的頻繁、密集發生之間,到底有沒有某種重大經濟利益的聯系或一明一暗的呼應與配合,可能還未到最后下結論的時候。但是,對沖基金操作沽空交易的時間、沽空額度在時間上的變化,與負面質量投訴恰逢其時的結合等,過程雖紛紛擾擾,冷靜思考后的確發人深思,需要監管部門高度警惕,我們也將繼續關注。(董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