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靜) 針對魯花公關公司項目總監涉嫌誹謗金龍魚被起訴一事,昨日魯花集團和金龍魚方面分別表態,前者稱從來沒有參與過此事;后者表示,不希望此事傷及兩大公司乃至整個食用油行業。對于消費者關注的是否用轉基因原料問題,其表示,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所用原料也是整個行業普遍情況。
由于撰寫網帖嚴詞攻擊金龍魚食用油,北京一家營銷公司的策劃總監郭成林因涉嫌損害商譽罪被深圳警方逮捕,案件已在6月3日開庭,而郭成林所在的公司是為魯花服務。檢察院以郭成林“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商品聲譽”為由提起公訴。
對于此事,昨日魯花集團宣傳部徐主任表示,魯花從來就沒有參與過此事,集團密切關注此事。
另一食用油巨頭金龍魚有關負責人表示,此事發生在去年9月,金龍魚在網上發現大量攻擊該產品的網帖后報案,公安機關查出是北京贊伯公司操作此事。“魯花和金龍魚都是同行,我們并不希望此事危及兩個公司及整個行業。更不希望這事像去年乳業蒙牛伊利那樣整個行業互相殘殺!痹撠撠熑朔Q。
記者注意到,除了涉及誹謗,此事引人關注的另一點是社會上一直爭議很大的食用油采用轉基因原料問題。昨日金龍魚有關負責人表示,無論原料是用轉基因或是非轉基因,食用油里面并沒有這些成分。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概念和食用油并沒有關系,在這方面消費者可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 專家解讀
“在售大豆油多用轉基因原料”
對于關注度很高的轉基因原料問題,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市場上在售的大豆油,除了東北地區采用本地種植的非轉基因原料,其他地區銷售的產品大部分都是采用轉基因原料。這一點消費者可以根據食用油產品包裝上的標識進行識別。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