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先是欲借殼的非凡中國交易遇阻,近日公布的2011財年產品訂貨數據也不容樂觀,李寧股價應聲而下,市值一日減少35億港元。李寧成長路徑上疑云重重。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李寧公司日前表示,2011財政年度第二季度李寧牌產品訂貨會已結束,按照零售吊牌價計算的訂單總值與2010年同期相當,其中服裝產品和鞋產品平均零售價均上漲超過8%,但訂貨數量則分別下降超過7%和8%。計算集團給予經銷商批發折扣做出調整的影響,訂單總值按照批發出貨計算較2010年同期下降約6%。
隨即,李寧拋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包括整合一部分業績不好的門店,通過提升單店銷售收入來促進公司業績的增長。盡管李寧并未公布具體數字,但按照李寧目前超過7000家的店鋪總數,以及訂貨量下跌的幅度計算,此次關店的數量可能達到500-600家。
投資者擔憂的不僅是李寧關店動作本身,而是整個中國體育服飾行業開始遇到瓶頸———通過不斷開店來增加銷售額的方式,似乎走到了盡頭。此前,李寧管理層曾召開會議,決定于2011年進行分銷渠道的整合,主要動作是關閉業績不良的單一經營店鋪、再將折扣店的銷售占比上調至10%左右,同時擬上調批發折扣3個百分點。不過這些舉措并沒有為投資者重塑信心。
據報道,摩根大通將李寧明年及后年的盈利預測調低14%及20%,投資評級為中性。
高盛則指出,李寧正面對兩大風險,即品牌風險以及銷售渠道風險。高盛認為,李寧品牌定位于全球大品牌及本地大眾品牌之間,沒有清晰的品牌價值定位,且因為李寧采取多品牌分銷商,這些分銷商對李寧的忠誠度,會比獨家分銷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