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王曉玥) 也許今后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再也不用“慷慨激昂”地發“萬言書”四處求援了,靠上了中糧集團這棵國有背景的大樹,不僅蒙牛集團被外資控股的風險將大大降低,國內乳業格局也可能因此再度發生變化,而中糧的“全產業鏈”戰略則將得到進一步延續。
昨日早間,蒙牛乳業(HK.2319)在香港聯交所臨時停牌,引發市場廣泛猜測。而蒙牛當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則最終揭開了迷霧: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與國內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厚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按7:3的比例共同投資61億港元成立新公司入股蒙牛。相關交易完成后,該新公司將持有蒙牛集團擴大后股本的20%,成為蒙牛集團最大的股東,不過中糧集團承諾不參與蒙牛的日常經營管理。
對此,營銷專家李志起分析認為,蒙牛集團之所以引入中糧集團,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受到了去年“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創,以及外資持股增加給國內乳業帶來的風險。
資料顯示,在蒙牛乳業原有的股權結構中,牛根生控制的金牛公司和銀牛公司共占有股份21.98%,牛根生本人持有公司股份4.5%。而外資機構股東所持股的比例卻相當高,其中瑞銀持有的蒙牛乳業股份為12.23%,摩根大通持有5.77%,澳邦銀行持有5.8%,花旗4.89%。
另外,據稱牛根生此前已將其所持的大部分蒙牛股票質押給了摩根士丹利,如果不能及時補充保證金,這些股份很可能被出售給競爭對手或外資,牛根生可能因此喪失話語權。去年11月,牛根生便因憂慮外資的惡意收購,而發出“萬言書”向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及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們求援。
“如今隨著中糧集團和厚樸基金的介入,老牛的心終于可以踏實一點了。”一位業內人士評論表示。
牛根生的話也正印證了上述人士的判斷:“此次入股將有利于優化本公司的股權結構及財務狀況,以支持未來更好的發展。”
李志起分析說,中糧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食品公司,具有深厚的國資背景,而厚樸基金雖由淡馬錫和高盛提供支持,但卻由華人管理,所以這樣的新股東背景對蒙牛的威脅并不會有那么大。
在李志起看來,中糧從今年4月開始提出“全產業鏈”食品戰略的概念,涉足乳業、加強產業布局是中糧的必然之舉。而中糧食品的很多上游產業都會用到乳品、奶粉等原料,收購蒙牛的控股權,無疑使得中糧在乳品原料的供應方面獲得了穩定的合作伙伴。
同時中糧所具有的資源優勢、活動能力和資金優勢,都是國內其他企業所不能同日而語的,這將對蒙牛起到大大的扶持作用。“顯然,隨著中糧集團和蒙牛集團的聯手,國內其他乳業企業,伊利、光明、三元等乳品巨頭都將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李志起說。
中國乳品行業協會理事陳渝也表示,“中糧和蒙牛的整合是適應了行業的發展,雖然短期內寡頭局面還難以形成,但市場必然會向著更加集中的方向發展。雙方的合作為各自在市場的競爭中增加了一個有力的砝碼,方向是非常正確的,但能否達到他們預期的市場效果,目前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業內分析指出,從中糧入駐蒙牛的動作可以看出,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正在向多元化發展,國資的概念正在加強。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產業整合可能才剛剛開始,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企業會出現類似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