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遍接種疫苗相對應的是,過去十幾年里乙肝攜帶者比例的下降。專家認為,在最近有關乙肝疫苗致死事件的報道中,對疫苗不良反應的恐懼被非理性地放大了,這有可能對乙肝防治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從第一天看到乙肝疫苗引起新生兒死亡的新聞報道開始,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吳海云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在臨床工作了三十年,他深知人們對疫苗接種常常懷有各種想象。比如疫苗會引起自閉癥、多動癥、癌癥等許多疾病,疫苗強制接種是政府和商人相互勾結、獲取利益的手段。世界上有人認為脊髓灰質炎疫苗會使女性患艾滋病和不孕癥,美國也有家長拒絕給兒童接種麻疹和百日咳的疫苗。
然而醫學中因果關系的確立常常是一個艱難而復雜的過程,許多想象中存在的關聯并不可靠。
從2013年12月中旬至今的近一個月時間里,乙肝疫苗位于風口浪尖之上。起因是湖南的兩名嬰兒接種乙肝疫苗后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并死亡,隨后,廣東、四川也出現了這樣的病例。媒體集中報道這些事件之后,人們開始懷疑接種乙肝疫苗與嬰兒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在報道中,“家屬懷疑孩子死亡與接種疫苗有關”,而疫苗的生產者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焦點。國家衛生計生委隨后下發通知,要求暫停使用康泰公司生產的部分批號乙肝疫苗。
康泰公司的乙肝疫苗暫停使用后,仍有更多的死亡案例被報告,死者均是在暫停使用之前接種的疫苗。其中一些的死亡原因原已有明確的臨床診斷,而家長在看到新聞之后,懷疑孩子的死亡與疫苗有關,遂要求重新診斷。
吳海云擔憂的事情很快就出現了。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事件發生之后,全國10省市一些地區乙肝疫苗接種率下降了三成,兩成家長不想帶孩子去接種疫苗。
“不管是過去的山西疫苗事件、接種流感疫苗中的傳言,還是此次乙肝疫苗,中國人在形成‘想象的恐懼’這件事情上非常具有想象力。”吳海云說。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2014年1月初通報了調查結果,稱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中,病例呈多樣化的臨床表現,死因包括重癥肺炎、窒息、腎功能衰竭、重型小兒腹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胎糞吸入綜合征、嬰兒猝死、先天性心臟病等,缺乏同一性。
調查同時顯示,病例分布在9個省18個不同縣區,且大多數死亡病例接種的是不同批號的疫苗。此外,報告病例的死因構成與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系統報告的嬰兒死因構成無顯著差異。同時,調查結果也顯示康泰公司的疫苗并不存在質量問題。
“就乙型肝炎疫苗本身而言,該結果符合國際上乙型肝炎疫苗自誕生以來的臨床實踐和國際上對于疫苗的經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魏來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乙型肝炎疫苗是安全的,本身沒有危害生命的成分。在自然情況下,也會出現危害生命的一些原因,當然發生的概率很低,在任何疫苗接種的人群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發生率也很低。發生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疫苗引起的。”魏來繼續說。
未被確認的質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信息,全世界有超過2.4億人感染慢性乙肝,每年有60萬人因乙肝帶來的急性或慢性后果而死亡。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地區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及東亞。這些地區的大部分患者是在兒童期感染所致。
乙肝疫苗出現于1982年,現在全世界至少有168個國家和地區對新生兒或青少年常規接種乙肝疫苗。
對于乙肝疫苗安全性的質疑,在過去的三十幾年里出現過多次事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96年,法國媒體報道稱乙肝疫苗可能與多發性硬化癥的發病有關。
多發性硬化癥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病,它是由于中樞神經中一種叫做髓鞘的物質的病變,而導致神經傳導出現問題。這種疾病經常會造成永久性的殘障。多發性硬化癥的確切病因不明確,但通常認為它與遺傳因素有關,一些人天生更容易患病。
由于法國媒體聲稱乙肝疫苗可以導致多發性硬化癥,法國衛生部于1998年秋天決定暫定針對學校青少年的常規疫苗接種計劃。
然而,許多科學家認為這個因果關系首先從邏輯上就講不通。乙肝疫苗是由乙肝病毒中的一些蛋白構成的,那么如果說乙肝疫苗能引起多發性硬化癥的話,乙肝病毒與多發性硬化之間也應該有關聯。但事實卻是,在乙肝發病率高的非洲和東亞,多發性硬化癥的發病率卻最低;而在乙肝不常見的斯堪的納維亞和北歐,多發性硬化癥的發病率卻又最高。
在后來的十幾年,法國研究者追蹤了上千名隨機選擇的法國民眾的健康狀況,并未發現接種乙肝疫苗會提高多發性硬化癥的發病率。其他國家研究人員做的同等或更大規模的調查,也都沒有獲得支持性證據。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疫苗安全咨詢委員會給出結論稱,接種乙肝疫苗與患上多發性硬化癥之間屬于巧合的關系更大。后來到了2004年,有一個研究組聲稱發現乙肝疫苗會讓多發性硬化癥發病風險增加三倍。這個結果隨后被認為是數據分析存在缺陷而形成的假象。
同樣是在2002年,有研究人員在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上報告了一個新的發現: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能與接種乙肝疫苗有關。這些研究者的研究領域是兒童白血病,他們的結果來自對美國加州數百名兒童的流行病學調查。隨后,法國、德國、新西蘭的研究人員就這個問題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但沒有發現白血病與乙肝疫苗之間存在任何關聯。
另一證據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在1991到1998年間,美國兩歲兒童的乙肝疫苗接種率從零爬升到超過80%,但此期間白血病的發病卻沒有相對應的上升。
2005年,最早提出白血病與乙肝疫苗關系的那組研究者推翻了自己先前的結論。他們對更多病例進行了更長時間的調查,最終沒有發現乙肝疫苗會增加白血病患病風險。
也有其他一些研究提出乙肝疫苗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與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關系。但相關研究由于病例數有限或是存在方法學上的缺陷,所以并未被醫學界所確認。
偶合癥
中國接種乙肝疫苗以來出現過零星的疑似不良反應病例,這些報告散見于各中文醫學期刊之中。這些病例的臨床癥狀多樣化,涉及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心血管系統等人體幾乎所有的系統。
有研究者認為不良反應的發生與疫苗制備時使用溴化鈉有關,然而,不同工藝生產出的乙肝疫苗也有類似的不良反應報告。因而,許多事件的發生現在被認為是巧合,而不是真正的不良反應。
魏來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現在臨床所使用乙型肝炎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僅僅包含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部分,不是全病毒,沒有傳染性。乙型肝炎疫苗本身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很低,不良反應主要是注射部位的紅腫,個別出現過敏。“還沒有因疫苗本身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他說。
2013年12月以來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發生后,國家食藥監總局、衛生計生委通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至今,接種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病例共上報了188例,其中最終確定為疫苗異常反應的有18例。
此次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讓一些人開始關心國產疫苗與進口疫苗的差別。
“在免疫效果上,沒有差別。早期的有些乙型肝炎疫苗的生產線完全是國外極低成本引進的。”魏來解釋,“如果說有什么差別,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差別主要是國產疫苗接種劑量低于進口疫苗,形成抗體的水平不高。現在已經不存在。”
魏來說,在安全性上,只要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生產條件,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安全性就沒有差別。
中國每年新生兒數量在1600萬左右,這就是說平均每天就有四萬多人出生,每個小時有超過1500名孩子出生。就像許多其他國家一樣,中國要求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接種乙肝疫苗,因為醫學研究顯示,出生24小時接種乙肝疫苗的保護率明顯高于24小時之后接種。
“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比例很高,參與新生兒護理的人員的攜帶率可能也很高,這就要求新生兒要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疫苗。”吳海云說。
恰恰,新生兒24小時內的死亡率又是最高的。新生兒時期——出生28天以內的孩子——又是死亡率特別高的時期,在中國約為千分之七。這其中又有大約70%的死亡出現在孩子出生一周之內。
因而,在接種疫苗和新生兒死亡之間會出現偶合關系。“也就是時間上存在先后順序,但并不存在因果關系。”吳海云解釋,“一個新聞報道出來之后,人們把它當成關聯了,那就到處都能找到。”
疫苗還要不要打
有媒體稱,中國“接種乙肝疫苗導致嬰兒死亡的案例并非孤例”。報道引用數據稱,1991年至2013年11月,美國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的人數達1259人,其中0到3歲的嬰幼兒有769人。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這個數據來自美國的“國家疫苗信息中心”,該中心實際上并非美國官方機構,而是由“反疫苗接種者”們建立起的民間網站。
“乙肝疫苗本身沒有風險,即便是藥物或疫苗中最常見的過敏的發生率也很低。”魏來表示,目前乙肝疫苗已經很成熟。今后的改進方向主要有兩個考慮,一是增強免疫原性,從而使目前的三針接種減少到一針接種,另一個方向是探索非注射途徑接種。
乙肝疫苗的最大益處是,在按照規定的劑量和療程接種后,一旦產生表面抗體,就具有了對乙型肝炎的免疫力。在6歲以前感染的乙型肝炎往往導致慢性感染,是今后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有效接種乙肝疫苗,可以降低整體人群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中國乙型肝炎免疫計劃開始得較晚,在1992年之前,15歲以下人群中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十。2002年乙肝免疫被納入新生兒的免疫計劃。而數據顯示,在免疫計劃開展之后,15歲以下人群中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比例已經下降至大約3%。
“與普遍接種疫苗相對應的,是過去十幾年里乙肝病毒攜帶者比例的下降。最近乙肝疫苗疑似致死的新聞報道是不嚴謹的,還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吳海云評論。
南方周末記者問魏來,在家人朋友咨詢他是否要給自己的孩子接種乙肝疫苗時,他會如何作答。“我仍然會堅持乙肝疫苗的注射。”魏來回答說。
當然,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和百分之百安全。對于這種風險,吳海云將其類比為出行乘飛機。“乘飛機肯定會存在空難死亡的風險,那你有沒有想過,因此選擇走路的話,死在路上的概率要高一萬倍。”吳海云說。(來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