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致1死9傷的“奪命快遞”消息震驚了全國。
在網絡購物成為時尚的當下,與快遞和快遞安全的話題,自然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身邊的很多年輕人都在納悶,有毒的化學液體“氟乙酸甲酯”,怎么會流進普通的快遞網絡?以后的快遞還安全嗎?
12月21日,事發三周后,我來到湖北省沙洋縣,也就是這次肇事的“有毒快遞”寄出地。
走訪完多家快遞公司并和從業者交流后,我發現,看似偶發的“奪命快遞”背后,其實暴露出行業監管缺位和快遞“收寄驗收”制度形同虛設的現狀。
一位化工廠的老板說,這次裝的是“氟乙酸甲酯”,如果快遞行業還不規范,保不準下次是什么別的危險化學品。
“吃不飽”的縣城快遞業
沙洋縣距離湖北省會武漢大約4個小時車程,是一個人口60余萬的鄂西小縣城。
民營的快遞企業進入沙洋縣,大約是在2007年。雖然見到的幾家快遞公司老板抱怨“吃不飽、穿不暖”,但幾年發展下來,包括郵政、順風、“三通一達”等在內,沙洋縣城的快遞公司數量猛增至十三四家。
出事的圓通[微博]加盟店就是在3年前入行的,老板是一對30歲左右的年輕夫婦。他們的門店位置選在平湖路邊上,夾在一家診所和水果店中間。
已經被吊銷快遞行業經營許可證的沙洋圓通,有兩扇卷閘門,門店面積在當地快遞行業中還算比較大的。
“人數少,門店小,規模小”,是我走訪沙洋縣多家快遞公司后,最直觀的感受。
在沙洋韻達、中通、天天等幾家快遞公司,門店大多在10平方米左右,房間除了一張桌子、一臺電腦,屋內大部分空間都被各種快件占據。
有的老板不光自己要開車送貨到荊門轉運中心,甚至還要像業務員一樣收貨、派件,“為的就是能省一個人的工錢”。
一個入行超過五年的從業者告訴我,快遞企業收入主要來自兩塊:派件和收件。
“派件并不賺錢。”按照行規,派送1個快件,只有1塊錢收入,自己還要投入油錢、電話費和人工等成本。利潤則主要來自收件,一般情況下,1個收件的利潤在4元至5元。
按當地從業者的說法,不像武漢之類的大城市,沙洋縣城沒有淘寶店,收件以散客為主,不少快遞公司每天收件不到100個,大多是派件。
為了增加收件貨源,一些快遞公司的業務員,把生意做到了沙洋縣的化工園區。“有毒快件”的寄件人,熊興化工廠,就在這個園區內。
我打車時看到,園區內有化工廠、電子廠。這些企業平時會找快遞公司寄一些稅票和貨單這樣的常規物品,偶爾也會寄一些化工原料或者樣品。
據我了解,早在去年底,熊興化工廠就開始郵寄“氟乙酸甲酯”樣品了,收件者則是經常給化工廠寄件的業務員。
“收寄驗視”形同虛設
事后查明,“奪命快遞”的污染源,是一桶重約25公斤的“氟乙酸甲酯”,那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化學品,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曾有職業接觸氟乙酸甲酯中毒死亡的報告。
根據“禁寄物品指導目錄”,氟乙酸甲酯這樣的有毒液體是不允許寄遞的。
事實上,在事發前的一個月,10月29日,“有毒快件”寄出地——荊門市曾專門召開“郵政業旺季服務保障暨安全生產培訓會”。
我拿到的一份會議議程顯示,當天的內容至少涉及“毒品”、“消防”和“打擊非法出版物”等;講課者有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東寶區公安局消防大隊主任、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以及荊門市郵政局副局長。
參會的當地快遞業人士跟我講,民警現場還展示過海洛因、冰毒等毒品,“怕我們收寄了毒品,都還不知道”。
會議最后,荊門市郵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楊雪琴,多次強調“安全生產”,要求“牢把收寄驗視關”,“從源頭杜絕禁寄物品流入寄遞渠道”,“嚴防不法分子通過快遞渠道寄遞槍支彈藥、易燃易爆、非法出版物等危險物品”。
我到沙洋縣的時候,“奪命快遞”事件已經發生三周了,它帶來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一些快遞門店開始要求寄件人打開包裹,業務員查驗過后才辦理收寄。而一些普通受訪者則開始對快遞抱有不信任的態度。
而在事故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收寄驗視”制度形同虛設,很難落實和執行到位。
一位從業者對我講,大多數快件都由業務員上門收件,業務員檢不檢查,或者是否認真檢查,全靠業務員的責任心,老板很難監管到具體細節。
理論上講,快遞行業實行的也是許可制,企業和從業人員都要拿到從業許可證,方可上崗。但目前快遞行業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員流動性強,管理起來有難度。
此外,即便嚴格收寄驗視,對于業務員來說,除了槍支彈藥等一眼就能識別的外,快件有沒有毒、是否屬于違禁品,幾乎沒有能力和條件判斷。
我拿到過2份圓通速遞郵寄“氟乙酸甲酯”的寄件單,上面“物品名稱”、“數量”、“重量”、“體積”甚至金額等欄目,均為空白。這也間接證實了“收寄驗視”制度形同虛設的問題。
不過,也有一線從業者提出,即便快遞網點沒有鑒別的能力,轉運中心是否可以增加安檢設備和環節,發現可疑包裹提前隔離,減少投遞過程中的風險。
危險還會發生嗎?
網絡痛批快遞企業不規范經營的同時,也有一種聲音指責作為寄件人的熊興化工廠。
他們的觀點是,化工廠明知“氟乙酸甲酯”有毒,還找普通的快遞公司郵寄,放任危險發生,應該擔負主要責任。
在我寫這篇手記前,山東廣饒警方已經刑拘了3名當事人,其中2人,一個是湖北化工廠的寄件人,另外一個是山東制藥廠的收件人,原因都是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化學與生物工程雜志2012年一篇題為《鹵素交換氟化合成氟乙酸甲酯》的專業文章介紹,氟乙酸甲酯是一種重要的含氟醫藥中間體,是制備氟代嘧啶類抗腫瘤藥物的起始原料,廣泛應用于醫藥等工業領域。
化工廠的一個負責人說,氟乙酸甲酯有毒,但并沒有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工廠日常管理時未將其放到危化品的位置。
該負責人帶我參觀了他們的危化品監控室,據說他們的硫酸等危化品運輸,都靠有資質的專業物流公司,運輸車上裝載GPS全程監控,氟乙酸甲酯如果出貨1噸以上,也會委托物流公司單獨運輸,但小量的樣品,沒有辦法走專業運輸渠道。
我電話詢問國內多家化工廠,氟乙酸甲酯的市場價,目前一噸在4萬元左右,25公斤樣品的市場價一千元出頭。“走專業物流,貨物還抵不上運輸的成本。”
臨走前,我問這位負責人,今后再寄氟乙酸甲酯樣品,打算怎么辦?
他并沒有正面回答我。
他說,工廠第一時間自行關閉了氟乙酸甲酯的生產車間,現在正在等警方的調查結論。他還拋出一個行業問題:
沒有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的化學品,如果有毒,又只是寄一些小劑量的樣品,該走什么渠道呢?
□劉剛(新京報深度報道部記者,12月24日發表《圓通“奪命快遞”:曾多次寄化學品樣品》)
(原標題:“奪命快遞”背后:一個縣城的快遞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