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壓力下,中石化高調宣布將升級油品 500億成本或轉嫁消費者“升級”的代價成本如何分攤
霧霾圍城,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承諾,從明年起將全面供應國四標準油品,以降低汽車尾氣中的顆粒物。
不過油品全面升級背后的經濟賬怎么算,企業、消費者與政府需要承擔的成本壓力,以及該如何分攤,這些問題要遠遠比提升油品標準來得復雜。
油品標準偏低
按照中國的成品油排放標準,以硫含量來看,京五標準硫含量要低于10ppm,國四標準要低于50ppm,國三標準要求低于150ppm。除了北京使用京五標準汽柴油,以及上海、珠三角、江蘇等地實施了國四標準油品,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油品實施的仍是國三標準。
目前,美國、歐洲實施的成品油排放標準硫含量分別是低于30ppm、10ppm。這意味著,除了北京實施的京五標準與歐洲相當外,大部分地區(國三)油品的硫含量確實如網上所流傳的是歐洲的15倍、美國的5倍。
“升級”的代價
在霧霾天氣的壓力之下,中國開始加快油品升級的腳步。不過提高油品標準,呼吸干凈的空氣,不是沒有代價的。一家煉油企業技術人士稱,將汽柴油標準從國三提升到國四,需要增加以及改造加氫裝置,每噸增加的成本大致為160-200元。如果要從國四提高到國五,增加的成本更大。
成本如何分攤
專家認為,目前實施油品升級的技術難度并不大,關鍵是油品質量升級的成本提升究竟由誰來負擔。按照卓創資訊粗略估算,三大油企升級國四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計在500億-600億元,每升成本上升0.12-0.15元。
數據顯示,盡管中石化和中石油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下降超過30%和15%,但“兩桶油”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總計仍超過1200億元。多位私家車主表示,期待煉油企業能夠拿出利潤來“補貼”消費者、“補貼”環境。
■據新華社電、《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