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倩怡)繼今年7月中國對美韓多晶硅發起“雙反”調查后,中國光伏企業又一次發動反擊。商務部日前發布公告稱,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根據公告內容,本次調查由國內數家多晶硅企業代表全行業于今年9月正式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包括中能硅業、賽維LDK、洛陽中硅和大全新能源。商務部表示,上述調查將與此前美韓多晶硅“雙反”案合并調查,累積評估影響。
目前,歐盟也正在對中國的光伏組件、關鍵零部件進行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是迄今為止歐盟對華發起的最大規模貿易訴訟。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多晶硅累計進口量達到6.45萬噸,以平均市場價26.5美元/千克來算,總價值約人民幣107億元。其中美國、韓國和歐盟約占95%,這意味著商務部兩次調查涉及進口總值將超100億元。
多晶硅是生產晶體硅光伏電池的主要原料,根據海關數據,產自歐盟的多晶硅占據了我國近12%的市場份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如果對歐盟多晶硅多增關稅,自然有利于國內多晶硅企業,但也會增加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說,中方此舉并不會對歐盟正在進行的光伏雙反調查產生直接影響,但會讓歐盟對堅持征收高額稅率的成本有所顧慮,“一旦歐盟企業存在不規范的貿易行為,我們需要運用世貿機制來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