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查 月銷量近“腰斬”
周遠征
可以肯定的是,日系車企在華遭遇到的市場危機還遠未結束。
日前,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由于中日釣魚島爭端導致日系車在華需求疲軟,豐田計劃再次臨時停止天津工廠(指一汽豐田工廠)的運行,停產時間為10月22日~29日。而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除豐田之外,之前進行過臨時停產的本田和日產的在華合資公司,未來也不排除再次停產的可能。
在中日釣魚島爭端引發的持續影響下,日系車企似乎陷入了集體的迷茫,新一輪停產潮或將不可避免。“釣魚島爭端帶來的負面影響,在短時間內很難消除,日系車企面臨的考驗還在后面。”西南證券汽車分析師劉峰表示。
停產危機
位于天津的一汽豐田工廠再次停產的消息,最終得到了證實。
“10月22日,一汽豐田工廠確實根據生產計劃調整,進行了停產。”10月23日,豐田(中國)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停產決定是在10月8日休假結束之后做出的,停產時間將會持續一周左右。”
據悉,一汽豐田在天津一共有三個工廠,分別是位于天津西青區楊柳青鎮的第一工廠、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九大街的第二工廠和第三工廠。此次實施停產的是后兩個工廠,這兩個工廠分別于2005年和2007年投產,產能為15萬輛和20萬輛,主要生產皇冠、銳志、卡羅拉等主力車型。
在銷量受阻的情況下,停產顯然在所難免。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日系車在華銷量環比下降了29.5%,而同比下降幅度則高達40.8%。其中,豐田同比降幅最大,達到了48.9%。
實際上,在此次停產措施之前,豐田旗下合資公司此前就進行過停產。因銷量下降造成庫存增加,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曾在今年9月26日進行停產,停產時間一直持續到10月8日。除此之外,在今年“9·18”紀念日前后,日產和本田的在華合資車企也相繼進行了臨時性停產——記者從本田(中國)了解到,9月18、19日兩天,本田在華南的廣州(廣汽本田)及華中的武漢(東風本田)各有兩家工廠停產;而日產在鄭州(鄭州日產)和廣州(東風日產)的工廠也在9月17日和18日進行了停產。
如今,隨著一汽豐田再次進入停產狀態,業內人士普遍猜測,日系車在華將出現新一輪的停產潮。對此,日產和本田的在華機構相關負責人僅表示,其合資工廠目前已經處于正常生產狀態中,未來是否還會進行臨時停產,取決于在市場中的具體表現。
寒冬來臨
除了停產舉措之外,經銷商的處境或許更能說明日系車企目前在華的真實狀態。
“我們有一個星期都打了‘白板’(單日零成交),從開業以來還從未有這樣的情況發生。”10月23日,在瑟瑟的秋風中,廣汽豐田長俊北區店(重慶)銷售副經理潘偉無奈地表示,“9月份我們銷量下滑了40%多,10月份的情況會更嚴重,目前為止才賣了40輛車(該店8月份單月銷量為120輛)。”據潘偉講,該店今年的銷售任務肯定是完成不了了,而該店的員工也出現了大量流失的情況。
感到寒風刺骨的不僅僅是潘偉,整個日系車企和相關經銷商,如今都在寒風中“發抖”。
據記者了解,今年1~8月份,豐田在中國市場上總計銷售了59.6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3.4%。但進入9月之后,豐田在中國車市的銷量幾近“腰斬”——該月銷量同比大幅下滑了48.9%,僅為4萬多輛。
面對這一慘淡的銷售情況,倔強的豐田依然不愿意放棄100萬輛的目標。日前,豐田(中國)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曾在一個媒體溝通會上稱,雖然9月豐田在華銷量大跌,但不會改變全年的銷售計劃。不過,豐田(中國)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我們會堅持去完成目標,但實際上,這真的已經很難了。”
相比于豐田的“堅持”,日產在銷量目標方面已被迫做出了間接調整。日前,從東風日產方面透露出的消息,該公司已經將旗下各經銷商在今年下半年的銷量任務降低了三成。東風日產全年銷量目標為100萬輛,上半年完成了45萬輛,下半年還需完成55萬輛,“降低三成銷量任務,意味著下半年55萬輛的目標將縮水17萬輛左右。”北京某東風日產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本田汽車公布的數據則顯示,9月份其在華銷量為3.4萬輛,較去年大幅下跌40.5%,前9個月,本田在華銷量為47萬輛左右,離全年75萬輛的銷量目標尚有一定的距離。
在“日系三強”之外,馬自達、鈴木等車企也同樣面臨困境。馬自達9月份銷量同比下滑了35%,前9個月同比下滑6%;鈴木公司9月份在華銷量則同比下滑了42.5%。“今年以來長安鈴木產銷不暢,如果反日情緒繼續蔓延下去,長安鈴木今年可能陷入虧損境地。”長安鈴木一位中層干部頗為忐忑地說。
夾縫求生
“看看對面的大眾,再看看我們這里!”重慶汽博中心一位日系車4S店里,冷清的銷售場面讓銷售人員頗為感慨地說,“日系車在全球都是銷售很好的,但現在中日關系緊張讓我們束手無策。”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原本屬于日系車企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被其他品牌車系所蠶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日系車環比下降29.5%,而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則分別增長0.6%、10.4%、11%和32%;與上年同期比較,日系下降40.8%,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分別增長12.7%、12.1%、3.1%和9.2%。
實際上,在被動的市場局面面前,大多數日系車企已經采取了一些在他們看來“力所能及”的舉動——
近日,東風日產推出針對新老車主的“安全保障承諾”,承諾無論是400萬已有車主還是未來新購車客戶,均可免費享受保障,保障的核心內容是,在特定意外事件背景下,由第三方惡意造成的車輛損毀以及人身傷害,東風日產將承擔車輛全額損失以及相應的人身傷害補償。對此,東風日產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此前日系車企都擔心營銷舉措會刺激到一些民眾的情緒,但是現在再不推出來,今年就完了。”
而在此前,廣汽豐田與一汽豐田也先后推出了“車主0損失”與“車主0負擔”的維修、置換補償方案。此外,本田方面也有類似的保障車主的方案出臺。
不過,關于日系車企究竟能否通過上述舉措徹底扭轉在華銷售的不利局面,業內人士似乎并不看好。“對消費者采取的保障措施,只是間接性的,因為從根本上說,日系車企要想在華重新恢復原有狀態,必須徹底打消消費者的購車顧慮以及經銷商的經營顧慮。但考慮到未來中日關系還將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這方面的因素會一直存在。”劉峰表示:“此外,日系車丟失的份額,目前已逐漸被其他車系瓜分,與之同時發生的,還有消費者購車目標和品牌喜好度的轉移。這些都將是日系車在今后需要很長時間來解決的問題。”
不難發現,日系車企未來在華投資前景,將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此次中日緊張關系的影響,而且在別人進步時自己反而敗退,這種反差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彌補的。“在這場博弈中,企業其實沒有什么更好的招數。尤其是消費者的購車信心,想要恢復很難很難!”某日系品牌在華合資公司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說。
本報記者余躍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