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未動 放權先行
李艷潔
四面楚歌的光伏行業尚未等到期待中的“救市組合拳”,但此前須由省級發改委審批的光伏發電入網審批權限有望下放至地方電網公司。目前,這一政策調整方案已經上報至國家能源局。
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還透露,國家電網(微博)公司已經起草了《國家電網關于大力支持光伏發電并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除包含光伏發電入網審批權限下放外的審批權也有望下放至地方電網。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下發通知稱,將光伏發電的補貼由裝機容量補貼調整為以發電量為標準進行補貼,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補貼的具體辦法。然而,在這些利好消息的同時,涉及到太陽能發電的《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則要延后發布。光伏行業春天尚遠。
放權調整
光伏行業是個“政策市”,在這個至今靠政府補貼生存的行業,“興市”靠政策,在頻遭歐美雙反的背景下,救市更要“靠政府”。
然而,預期之中的光伏行業救市“組合拳”尚要等待一段時間。記者了解到,相比于救市組合拳,更早實現的將是光伏發電入網相關審批政策的放權——自有光伏產業以來,光伏發電入網的審批權一直須由省級發展改革委審批。
目前,圍繞審批權調整的方案,已經上報至國家發改委。按照這一上報方案,光伏發電的并網審批權限有望下放到地方電網公司。按照目前中國輸配電體制,光伏發電產生的電力,需要進入電網才能實現銷售,收回投資成本。但在既有體制下,這一審批需要地方發改委進行,光伏發電企業一直強調審批效率較低。
孟憲淦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表示,這一“下放審批權”的內容已經包含在國家電網公司上報至國家發改委的《意見》當中,《意見》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只要是在300千瓦以上且10000千瓦以下,相關業主單位只要持有相關文件到地市級電網公司營業部客服中心辦理手續即可,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接入公共電網的費用由電網公司承擔。
“《意見》的核心在于有效簡化分布式發電并網流程,縮短并網時間,降低并網難度。”孟憲淦說。
9月1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將發展目標設定為: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GW以上;其中,光伏分布式發電占據10GW。
“如果能夠成真,那么并網手續可以簡化很多。”在獲知光伏發電并網審批權限有望下放之后,多位光伏企業有關負責人均向記者表示。目前,盡管有一些支持光伏行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但是,企業認為其中大部分都未能得以順利落實。
塞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總監聞博表示,“政策不確定性使得很多的項目都停下來,太陽能光伏處于崩盤邊緣。“2011年西北建設光伏發電站號稱‘萬人會戰’,今年大家都在觀望。”
不過,涉及范圍更廣的《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雖然今年4月已經由國家能源局委托有關部門起草,但華泰聯合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能源產業鏈總監王海生表示,現在這兩個辦法的發布“可能要延后”。
補貼研討
相比于并網審批,對光伏發電企業的直接補貼與光伏企業更加利益攸關。9月14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下稱《通知》),按照《通知》,國家對示范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單位電量定額補貼政策,對自發自用電量和多余上網電量實行統一補貼標準。
多位行業內專家向記者證實,目前能源局正在組織專家草擬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的實施辦法和補貼標準,預計將按照不同成本,分為0.4元、0.5元、0.6元幾個補貼檔次,在銷售電價中進行補貼。
在孟憲淦看來,這種補貼方式非常追求實際效果。“現在是按裝機容量給補貼,但是發電量多少沒有考核,很多設備都在曬太陽,因為發電也無法上網。現在是發了電才給補貼,這使得光伏發電能夠實實在在為經濟建設做貢獻,而不是過去那樣只追求裝機容量的規模。”孟憲淦認為這是“管理體制上的進步”。
當前,一度電到底補貼多少錢還在研究之中。孟憲淦認為,“可能要看地方政府能夠配套多少,各個省的政策會有不同。”
但是,王海生認為,這個補貼的支持力度不是特別給力。
目前,涉及太陽能發電的扶持政策有住建部主導的2009年開始的“金太陽工程”、國家發改委2011年開始的光伏地面電站1元1度和1.15元1度兩檔的上網電價。
金太陽工程項目補貼是安裝側的補貼,由財政部支付。今年,金太陽項目一共審批1.7Gw,按照每瓦5.5元的補貼標準,財政部一共支出90億元。可再生能源補貼是從發電側補貼。目前,可再生能源基金的來源是從每一度電價中抽取8厘錢,該標準制定于2011年下半年。此前,該標準是從每度電費中抽取4厘。
“比較一下,‘金太陽’工程,并網光伏發電項目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計算下來電價可以達到1.8元/度。國家發改委1元1度的電價,標準雖然沒有金太陽高,但是比起現在這個流傳的每度電0.4元、0.5元、0.6元的補貼要高一些。”王海生解釋。
目前業內對補貼的方式和標準理解還有不同。聞博認為,分布式電站的投資商的收益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自發自用省掉的電費,比如在上海建了屋頂電站,加入上海電價1度0.8元,自發自用的話0.8元的電費就節省了。另一部分就是《通知》中提到的補貼。“目前我了解到的情況是,江蘇屋頂電站上網電價定為2013年后1.3元,山東是1.4元,可能在這個基礎上再加補貼,現在具體怎么補貼還沒有明確下來。”
另一條讓企業困擾的是,《通知》中稱,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總發電量、上網電量由電網企業計量和代發補貼。
王海生認為,《通知》中并沒有提到將給電網企業多大的支持,“如果沒有好處,還要做很復雜的工作,最終的結果可能會是發不下來,可能會出現尋租問題。”此前即有媒體報道,建設電站發電的光伏企業迄今尚無拿到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只有部分地方政府為這些企業提供了補貼。
地方“畫餅”
“我們知道這個消息后,就開始積極組織參與這件事情。”英利集團公共關系總監梁田對這個政策感到興奮,“示范區域建設項目對企業來說是出售和消化產品的機會。”
梁田所說的消息,就是9月14日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通知》。該《通知》稱,為落實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促進太陽能發電產業可持續發展,將組織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各省(區、市)可結合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縣和新能源微電網項目建設,抓緊研究編制示范區實施方案。
梁田表示,這個示范區的申報,主要是以區域的形式,通過各省的能源部門來上報。按《通知》要求,申報已經在10月15日結束。《通知》要求,每個省(區、市)申報支持的數量不超過3個,申報總裝機容量原則上不超過50萬千瓦。
“按照《通知》中提出的每個省申報總裝機容量不超過50萬千瓦的數字,如果31個省市自治區都申報,那么計算出來是15GW的裝機容量。”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介紹,“但最后國家能源局會批準多大規模的裝機容量,現在還在研究之中,最終的規模還要根據各省申報的情況來決定。”
安徽省能源局新能源產業處調研員許慧娟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項目數量)不會局限在3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原則要求而已。”國家能源局最新精神指出,由于全國各地太陽能光照資源條件存在差異,本著平衡的原則,一些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多申報。
“《通知》鼓勵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資金。如果配套資金越多,得到的項目可能就越多越大。”孟憲淦認為。但根據華泰聯合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能源產業鏈總監王海生的了解,目前還沒有很多地方政府有出錢的意向。“可能還是需要國家加大力度,否則推廣會有難度。”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