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面對歐洲同行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申請咄咄逼人的氣勢,中國企業的實質性“反擊”也已經展開。
據了解,代表國內多晶硅產能80%的4家多晶硅企業江蘇中能硅業、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洛陽中硅高科技、重慶大全新能源近日向中國商務部提出對來自歐盟多晶硅實行“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目前,商務部已經受理此案。
此次中歐光伏摩擦起于7月下旬。當時歐洲最大的太陽能板制造商Solar World AG與其他幾家公司向歐盟提起一項秘密申訴,指控中國光伏企業獲得了非法補貼并進行了傾銷,要求對中國產太陽能板征收反傾銷關稅。
“這將是有史以來全球案值最大、危及面最廣、經濟損害最大的貿易保護案。不僅意味著中國光伏企業將遭受滅頂之災,更將直接導致超過3500億人民幣的產值損失,超過2000億人民幣的不良貸款風險,超過30-50萬人同時失業。”英利集團公共關系總監梁田說。
與美國“雙反”相比,歐盟此次的反傾銷案波及面更廣,涉案金額更大,給中國光伏產業帶來的挑戰更為嚴峻。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次歐盟很有可能決定立案,因此必須采取行動,利用WTO的規則,進行威懾。“我們也不希望我們的商務部立案,但如果沒有行動,歐盟方面肯定立案。”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歐盟進入中國市場的多晶硅約9300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8%,平均價格為27.5美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5%。其中,產自德國的多晶硅為9100噸,比去年同期上升59%。
值得關注的是,從是否立案的時間窗口上看,歐盟和中國商務部之間非常接近。歐洲企業是7月下旬提出申請的,是否立案的時間窗口是45天內。中國企業是8月中旬提出申請的,是否立案的時間窗口是30天內。
(據《東方早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