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動力煤平均價格在連續13周下跌后首次止跌企穩
■本報記者 夏 青
近期,煤炭價格的持續下跌和庫存高位運行,讓不少煤炭企業感受到空前的壓力。不過專家表示,當前“市場煤”與“合同煤”并軌的時機已經顯現,疲軟的煤價對電力企業的經營影響大大降低。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重點合同電煤價格和市場煤炭價格“雙軌制”。在煤炭供應緊張、價格高企時,合同煤保護了多數發電企業的利益,因此,發電企業一直是電煤價格并軌堅定的反對者,而煤炭企業則一直呼吁終結“雙軌制”。
從5月份以來,我國煤炭價格再次進入了快速下行的通道,截至8月8日,環渤海動力煤平均價格維持在每噸626元,繼續第二周處于該價格的歷史低位水平。這也是這一價格連續13周下跌之后首次出現止跌企穩。不過有煤炭市場專家認為,這只是因為前期煤價持續下跌,短期內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造成的暫時平穩,并不表明煤價就此會展開一波回升行情。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表示,在煤價、電價都在呼喚市場化改革的當下,“雙軌制”除了限制煤價的市場化,對于電價的市場化也有一定阻礙。對于目前煤炭企業來說,“雙軌制”既不合理,也不公平。目前隨著煤炭市場疲軟,電力供應相對寬松,電煤價格“雙軌制”迎來改革良機。
他還認為,這也將為煤電聯動重啟提供一個很好的起點。我國目前處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剛性的能源需求壓力和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決定了中長期煤炭需求仍將大幅增長,如果不抓緊眼前這個機會,一旦情況發生轉變,“雙軌制”問題恐怕依然難以解決。
據了解,“雙軌制”即在價格調控下分為重點合同煤價格和市場煤價格。重點合同煤指的是年初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簽訂合同,鎖定一年供應量,同時鐵路部分承認運力的那部分煤炭,每年國內重點合同量大致在10億噸左右。與之相對應的是市場煤,即電力企業從市場采購的電煤,價格隨行就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