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莉葳
“配備了八個安全氣囊,讓您的旅途駕乘無憂……”類似的表述在車型廣告中屢見不鮮。氣囊在消費者心目中儼然成了“安全”的代名詞,氣囊的個數似乎成為衡量一輛車安全與否的最重要指標。那么,有氣囊的車就真的安全無憂了嗎?
宣傳失誤導致盲目自信
“我這車可安全了,裝了十幾個氣囊,就算不小心撞一下,人也沒事。”一位買了某款車頂級配置的車主洋洋得意地向記者炫耀。一些高檔豪華車中出現了三十幾個氣囊,除了正面雙氣囊、側氣囊、側氣簾,還有頸部、膝部、腰部,甚至在車頂兩側配有管狀氣囊,防止意外發生時來自車頂的壓力。
氣囊這項安全配置讓越來越多的車主能安心上路,也讓他們陶醉在汽車廠商制造的氣囊神話當中,喪失了謹慎駕駛的警惕性,迷信氣囊的功效。在廠家將氣囊作為宣傳賣點,編織一個又一個氣囊神話時,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是,期望值過高導致國內氣囊糾紛層出不窮。
在本報記者接觸的汽車投訴中,氣囊質量糾紛雖然占投訴總量的比例不大,但卻是投訴最為頻繁、矛盾雙方對立情緒最為激烈、最易久拖不決的類型之一。最常見的投訴是,發生事故車毀人亡,而車上的氣囊卻一個也沒打開。如河南一位消費者駕車在江蘇與一輛施工車正面相撞,他與副駕兩人嚴重受傷,醫藥費花了20多萬元,車輛基本報廢,氣囊一個也沒打開。廠家技術人員看過現場后稱,碰撞力度不夠。消費者無法接受,官司打了一年多,僅律師費就花了2萬多元,對于氣囊是不是存在質量問題仍沒有結論。
氣囊鑒定仍有賴廠商數據
到目前為止,本報記者了解的氣囊官司鮮有消費者勝訴的案例。面對氣囊打不開的事故,汽車廠商眾口一詞的答復都是撞擊角度不對,撞擊力度不夠。
拋開技術問題不談,氣囊糾紛難以解決的一個最大的死結在于,我國目前雖然有生產標準,但對于爆開的條件沒有統一規定。
氣囊打開需要合適的速度和碰撞角度。從理論上講,需要車輛在正前方左右大約60°之內的位置撞擊固定物體,速度高于30KM/h。“這里所說的速度,不等于碰撞瞬間的車速,而是指在試驗狀態下,車輛撞擊固定不動的剛性障礙物的速度,類似于車撞上一堵厚厚的水泥墻”,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試驗所總工程師劉玉光介紹說。實際碰撞中,由于兩車多數處于運動狀態中,車速往往高于試驗速度。
不過,各廠商都有各自的起爆條件數據,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氣囊才會爆開,但這個數據是不對外公布的。遇到氣囊打不開的糾紛,是否存在缺陷只能送廠檢測。消費者要求第三方鑒定時,廠家以涉及商業秘密為由,拒絕提供各自的數據標準。也就是說,氣囊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由廠家說了算,廠家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得出的鑒定結論不論真實準確與否,都會因缺乏公信力遭到消費者質疑,使氣囊糾紛一次次陷入怪圈。公示廠商氣囊起爆條件數據,解決氣囊糾紛鑒定難問題,成為消費者呼聲很高的話題之一。
氣囊有時不安全
在一些真實的車禍現場,人們往往會看到潔白的氣囊上的零星血跡,一般都是氣囊爆開過程中的迎面一擊,打傷駕駛員的頭部流出的鼻血。
“好比拳擊運動員迎頭一擊”,劉玉光告訴記者,兒童較弱的頸椎是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力度的,這樣狠狠的“一拳”,大人都會被打得鼻青臉腫流鼻血,對于腦袋大、脖子細、身子小的孩子來說,更是致命的。所以兒童乘坐前排時,務必關閉副駕氣囊。
這似乎是氣囊天生難以擺脫的不安全一面。一般來說,當駕駛員相對方向盤氣囊襯蓋的距離小于10cm時,在20-30毫秒內爆炸展開的氣囊將會給駕駛員造成沖擊傷害。
據計算,若汽車以60km的時速行駛,突然的撞擊會令車輛在0.2秒之內停下,而氣囊則以200km/h以上的速度彈出,雖然由尼龍或聚脂纖維布料等制成的氣囊本身質量不大,但由此所產生的撞擊力約180公斤。這使頭部、頸部等人體較脆弱的部位很難承受。如果氣囊彈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錯,就可能釀成一場悲劇。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安全管理部門的統計數據,氣囊在碰撞交通事故中每挽救100名乘員生命的同時,也因氣囊的不適當展開及乘員的不正確乘坐位置和坐姿,導致57名乘員不幸失去了生命。
毋庸置疑,氣囊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車的被動安全性。但現有氣囊的基本設計目標是用來應對嚴重交通事故的,但在一些不太嚴重的事故當中,氣囊系統有時會適得其反,出現驚人的傷害無辜的負面效應。
系了安全帶 氣囊才有效
“車上有那么多安全氣囊,所以就沒必要系安全帶了。”一位豪華車車主除了跑高速,平時開車都不習慣系安全帶。事實上,安全帶與氣囊是配套使用的,如果不系安全帶,安全氣囊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碰撞發生后,安全帶會盡力“拉住”乘客的身體,吸收部分沖擊能量,隱藏在車內的氣囊就在瞬間充氣彈出,使乘員因慣性而“撲在氣墊上”,緩和沖擊并吸收碰撞能量,減輕傷害程度。
如果絲毫沒有安全帶的牽引緩沖而直接撞到正在爆發的氣囊上,不僅一部分沖擊能量無法從駕乘者身上“卸”下來,而且氣囊快速膨脹所發出的巨大沖擊力,擊打駕乘者的頭部。如果坐姿不正,頭部歪斜碰到擋風玻璃、A柱或儀表板任何一個地方都將是致命的。
據統計,單獨使用安全帶,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單獨使用氣囊,事故死亡率只能降低18%左右;只有當氣囊與安全帶配合使用時,才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至47%左右。由此可見,雖然造價昂貴,但氣囊保護效果遠不如安全帶明顯,兩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可能地降低事故死亡率。
在《超爆魔鬼經濟學》一書中,經濟學家們算過一筆賬,在某個確定的年份,給美國所有汽車配裝安全帶,大約要花5億美元,意味著每挽救1條生命的成本大約是3萬美元。而配裝氣囊每年要花40多億美元,相當于每挽救一條生命,為此付出的成本為180萬美元。價格只有一兩百元一條的安全帶,應當是所有“救命裝置”中性價比最高的一種。
廠商制造氣囊神話難辭其咎
如果你仔細查看裝有氣囊系統的容器,上面都印有SRS的字樣,英文全稱 SupplementalInflatable RestraintSystem,直譯是“輔助可充氣約束系統”或“充氣氣囊”,根本沒有“安全”兩個字。
英文名稱中強調了氣囊是輔助性的設備,必須與安全帶配合使用,才能起到最佳的保護作用。遺憾的是,中文名稱都有意無意中忽略了這一點,統統被稱做“安全氣囊”。這一稱謂給無數車主帶來認識誤區,認為只要有氣囊,車就足夠安全了,而且氣囊越多越安全。
事實上氣囊沒有那么“神”,僅靠安全氣囊是不能保安全的。
最典型的是小車鉆大貨和翻滾造成的二次碰撞。高速公路內線超車撞上中間水泥隔離墩,有時候車子像乒乓球一樣被彈了幾個來回,變得像揉皺的易拉罐一樣,氣囊也不會彈開。當轎車與沒有后部防護裝置的卡車發生鉆入性追尾事故,或者轎車碰撞護欄后翻車,或者沒有側氣囊的側面碰撞,主副安全氣囊都會因達不到起爆條件而不能引爆。這些是廠商在宣傳安全氣囊效果時不曾提到過的。
不排除目前困擾汽車投訴的氣囊糾紛中,很大一部分可能不存在質量問題,只是事故并未達到起爆要求的碰撞角度和速度。因為始于2006年的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碰撞試驗顯示,雖然個別新車存在氣囊燃爆時間遲滯、爆出角度打偏等問題,但數百輛新車實車碰撞試驗中,尚未出現一起氣囊未能爆出的現象。盡管如此,廠商未能正確宣傳,誤導消費者仍難辭其咎。
維權專家指出,在氣囊配置宣傳中,只強調“安全”,隱瞞氣囊爆開的條件、先天設計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隱患,顯然是一種誤導。就像藥品只講“療效”,不講“副作用”,片面夸大氣囊的功效,同樣是不負責任的。至少宣傳資料和使用說明書中,今后“安全氣囊”的稱呼應當改稱“空氣氣囊”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