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中國廣袤土地上的小水電,有著怎樣的共同面孔與發展路徑?它將如何打開投資進入之門?
口述 | 田中興 整理 | 本刊記者 趙紫高
我國的小水電資源居世界第一位。根據最新全國農村水能資源調查評價成果,我國大陸地區單站裝機容量5萬kW及以下的小水電技術可開發量為1.28億kW,年發電量為5350億kW·h。其中西部地區可開發量為7952.9萬kW,占全國的62.1%。小水電資源分布在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1715個縣(市),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的西部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小水電資源的主要分布區與我國貧困人口、退耕還林區、自然保護區、天然林保護區和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的分布基本一致。
經過60多年的努力,我國小水電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可再生能源供給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至2011年底已建成小水電站45000座,裝機容量6200多萬千瓦,占全國水電裝機和年發電量的近30%。我國小水電的發展是將人民群眾和地方政府的經驗和做法上升為國家政策的具體實踐。
開發小水電可解決當地用電問題,建設農村電氣化是群眾的首創。為鼓勵群眾自主辦電的積極性,國家先后提出了電力建設必須堅持大、中、小并舉和國家辦電與地方辦電相結合;小水電要堅持“自建、自管、自用”的方針,貫徹“以電養電”、“小水電要有自己的供電區”和水電“優先調度”、“全額上網、同網同價”等一系列政策。
在國家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下,充分調動了地方和群眾辦電的積極性,小水電得到快速發展,有效解決了農村用電問題。據統計,2008年至2010年,中央共投入小水電資金4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280億元,相當于中央投入1元錢,帶動社會資金32元。
小水電發展于農村,服務于農業、農村和農民,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黨中央始終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發展小水電作為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連續幾年中央關于農村工作的1號文件明確要求,加強農村水能資源規劃和管理,推進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擴大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實施范圍和規模,加大對貧困地區小水電開發投入和信貸支持,繼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
目前我國探索出了小水電開發與生態建設有效結合的新路子。為保護山區生態環境和退耕還林成果,啟動了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通過政府扶持開發小水電,就近低價供給農民,解決農民的生活燃料,使農民不再上山砍柴,保護山區植被。小水電代燃料工程的實施,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增加了農民收入,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山區農民告別了祖祖輩輩上山砍柴、煙熏火燎的日子,過上了現代、文明、健康的新生活,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探索了一條小水電開發與生態建設有效結合的新路子。
另外,我國還建立了完善的小水電技術服務體系。建立了小水電規劃、設計、施工、安裝、試驗、運行、設備制造等完整的技術標準體系,為小水電發展提供了完善的技術支撐與服務。目前,中國有100多家科研院所、1000多家設計和施工單位、500多家小水電設備企業為小水電的發展提供產品和服務。我國小水電產品和服務也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