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凱
上海交通大學(微博)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周祖城教授有一門面向MBA學生的課程——“管理倫理”,這在國內商學院里并不多見,他在最近上課時講了一個案例,引起MBA學生的熱烈討論。
這個案例就來自于學生,有一個企業的A女士經過自身的努力,晉升到高級經理的職位上,后來新總裁走馬上任,要對公司的戰略做調整,A女士的部門在裁并的范圍內,A女士要被裁掉,但是合同期沒滿,公司把她裁掉要賠償一筆不菲的費用,于是新總裁就讓A女士做初級經理,讓A女士的下屬當高級經理,讓A女士向她匯報,A女士受不了這口氣提出要離開,于是公司就省掉了一筆賠償費,而被提拔上去的人后來也被裁掉了。
“大家覺得這個企業好像對員工不夠負責任,有同學困惑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蠻多見的,他們又講了好多類似的做法,有的甚至比這個還要惡劣。”周祖城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履行社會責任和規劃企業發展兩難選擇的時候,有沒有一些好的辦法、好的措施可以給大家一個示范,“我相信一定是有的。”
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也越來越成為人們衡量企業優劣的重要標桿。當前,國內也正在興起新一輪的企業社會責任浪潮,越來越多的企業、社會團體相繼投入到履行社會責任活動中,政府機構也開始積極參與社會責任推進方面的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和實踐引導工作。而我國社會處于又一個新的轉型期,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社會公眾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
周祖城專門做了一項關于中國上市公司500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研究,結果顯示,截至2011年12月1日,在中國上市公司500強中,有274家在2011年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其中,125家是強制發布的,149家是自愿發布的;有221家發布了獨立報告,53家整合在財務年報中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報告中提到利益相關者主要有八大類,基本上都會提到員工、環境、股東、客戶、社區,而且員工提的最多,“幾乎所有的報告都會提到企業對員工是怎么怎么負責任的”,周祖城說,相對來說,供應商、政府、競爭者提到的比較少。
周祖城認為,從這個結果來看,企業界對社會責任的理解比過去全面得多,“一開始我們把社會責任理解成做慈善,現在大家已經意識到企業社會責任不等同于做慈善,更多是對利益相關者承擔責任。對員工、環境、股東、客戶都要負責,這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
從自愿發布的報告來看,西北地區發布報告的比例最高(50.0%),東北地區最低(18.5%),其他地區介于26.6%與36.2%之間。從企業類型來看,中外合資企業的發布報告比例最高(40.0%),國有企業其次(38.8%),民營企業最低(24.8%)。不難看出,中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仍然參差不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不過周祖城解釋,之所以國有企業發布報告的比例遠高于民營企業有一個原因,因為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發布過一個規定,要求中央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一般來說,中央企業是會去發布的,而對民營企業沒有這樣一個機構給他做明確的要求,這會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周祖城認為,實際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跟外資企業相比,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面對的利益相關者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們都需要尊重利益相關者,“當然,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有獨特的責任,另外,國家對他的要求和投資者對他的要求不一樣,所以他承擔的責任會有所不同。而民企跟外企沒有特別大的差異。”
不過,身為民營企業的代表,伽藍集團公關總監陳涓玲認為,民營企業做企業社會責任存在非常大的挑戰和困難,這是一個平衡的關系,她舉例說,伽藍集團有一個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項目,合作伙伴是聯合國(微博)開發計劃署,但是聯合國任何組織在中國不能落地,必須通過中國政府某個機構才能落地,“在這之間存在著彼此的妥協,在妥協之前需要一種信任”。
在周祖城的研究中,中國上市公司500強企業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采用標準的比例還不足50%,“46%的企業發布報告中會說采用了什么什么標準”,周祖城介紹,現在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標準有很多,有國際上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中國社科院也有一個指南,上交所、深交所都有一些指南,“有相當一部分還沒有明確指明,大部分篇幅比較小,1頁到15頁的比較多,16頁到50頁相對少一些,50頁以上更少。”周祖城認為,一方面可能特別適合中國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標準還比較缺乏,另一方面企業對這些標準關注不夠。
有意思的是,研究還專門看了這些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的領導致詞,“這274份報告當中有82份報告有領導致詞,說明領導關心,我們也分析了領導致詞,這里面可以看出來大部分領導對企業社會責任理解還是比較全面的。”周祖城說。
周祖城還注意到另外一個現象,有13家企業2009年以前發布過報告,但是2010年不發布了,“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我們原來一直認為這個報告是持續地在增長,2007年、2008年增長很快,2009年也在增長,但是現在看來有放緩的趨勢,這可能反映出一種情況,大家對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認識還是有待提高的。”
周祖城認為,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對企業來說對提升企業形象還是很有意義的。“我們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對企業聲譽改善有什么樣的影響,發現有很好的影響,這是通過研究可以證明的。”他覺得,從社會角度考慮,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有助于社會責任觀念的傳播和強化,“我們覺得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這樣一件事情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社會各界也應該來關注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周祖城說,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的開展基本上是從2002年開始,從2004年開始各種論壇、各種評獎陸續出現,2006年開始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逐漸增加,“10年過去了,應該說在中國大地上,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初步確立起來,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大家談論的熱門話題。”但是他強調,推進企業社會責任依然任重道遠,“從各種各樣的企業丑聞可以看出,10年時間要樹立真正的企業社會責任,并且落實到實踐還是比較困難的。履行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能不能統一起來,如何真正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等這些問題還是不夠清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