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琳: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著力解決電力行業四大問題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陳玉明) 近年來,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迅速,成績斐然,舉世矚目。但與此同時,電力行業也長期存在一些體制性、結構性問題,致使“電荒”有成為常態的趨向。
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琳說,當前電力行業面臨四大日益凸顯的矛盾和問題。
一是電力體制改革滯后。2002年實現了“廠網分離”改革之后,在發電側引入了競爭機制,但由于自身產業鏈、價值鏈的局限,無法將本身激烈競爭帶來的效益傳達給最終用戶,無法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改革的滯后,導致煤電關系至今尚未理順,火電連年巨額虧損,嚴重挫傷了發電企業的積極性,局部地區出現“電荒”危機。
二是結構性矛盾突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持續升級,能源需求呈剛性增長。同時,火電連年巨虧,可持續發展遭遇嚴峻挑戰。去年前三季度,火電、風電投資同比負增長,火電新投產、新開工及在建規模持續減小。據預測,今春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將達3000萬-4000萬千瓦,而且區域性、結構性“電荒”有成為常態的趨向。
三是環境壓力日益增大。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現狀,決定了我國以火電為主的歷史事實,也決定了今后將長期以火電為主;但過度、無序、低效的開發,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隱憂。
四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目前火電能效利用率較高的也就40%左右,風能整機效率只有30%至40%;特別是新能源產業,一些關鍵零部件、材料依靠進口,核心的關鍵技術尚處在引進消化、聯合設計階段,缺少自主知識產權。
李小琳建議,為促進電力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理順價格等相關要素關系;同時,電力企業也應在結構轉型中承擔起更重要的使命。
第一,應深化電價體系改革,理順價格機制,使得發電環節的競爭和經濟效應,傳導到最終的消費端。由于電力能源產業本身就包含發電、輸電、配電等眾多環節,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產業內各環節之間應相互協調、動態平衡。
第二,應推進煤電聯營,加快煤電基地建設。國家宜設立專門的煤電聯營的協調組織,破解“煤電頂牛”僵局,引導推進煤電聯營、一體化;應加大力度整合煤炭產業,提高央企對煤炭資源的控制力。
第三,應積極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為電力能源的可持續發展開辟新路。應盡快制定國家層面的清潔能源技術創新規劃,提高我國在一些核心關鍵技術的創新力度;在大規模建設的同時,提升清潔能源的利用效率;構建我國清潔能源的產業集群。
第四,基于我國的資源稟賦和電力需求現實,在把新能源作為戰略產業的同時,仍然不能忽視傳統電力能源的優化升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