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壟斷 > 正文
11月9日央視報道發改委正在就電信、聯通涉嫌價格壟斷一事展開調查,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更是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論戰”。先是工信部旗下的《人民郵電報》在頭版頭條發表文章炮轟央視“混淆視聽、誤導公眾”,昨日,央視終于按捺不住,通過旗下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的專題報道展開“反擊”,再度強調“電信聯通壟斷事實確鑿”。一時間,圍繞電信、聯通是否存在壟斷行為的問題,一場空前的媒體戰、專家戰精彩紛呈,令人應接不暇。
不過,爭執暫且放置于一邊,電信聯通是否造成壟斷事實都可以先不討論。單發改委啟動“反壟斷調查”的武器來保護消費者應該首先得到肯定。2007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獲得通過后,反壟斷執法調查現在才逐漸走上正軌,無論調查的結果怎樣都應該是一件好事情,不應被輿論的相互掐架扼殺在搖籃里。
對是否壟斷及處罰依據存在爭議
目前,廣電系正在積極爭奪三網融合推進工作的主導權。央視在此時率先報道事前秘而未宣的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一案,很大程度上被外界解讀成為其隸屬的廣電系打抱不平。而工信部主管的行業報紙《人民郵電報》、《通信產業報》等媒體史無前例地對央視進行“點名批評”,也被視為“屁股決定大腦”為電信部門的一次強硬正面反擊。隨后,雙方各自搬出形形色色的行業專家、法律專家,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輿論大戰。
第二回合,央視搬出來“拍磚”的專家是電信政策專家高紅冰。他認為,中國電信(微博)和中國聯通(微博)在寬帶接入領域的市場份額加起來超過了2/3,滿足“在市場中占有支配地位”的判定條件,所以必須要受到《反壟斷法》的約束。
另一位電信行業知名專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信、聯通對于接入他們骨干網的服務商和直接用戶采用不同定價的做法“在任何行業也是絕對反常的,這相對于零售價比批發價還要低。”因此,他認為“電信與聯通具有在互聯網寬帶方面的壟斷事實,這是不容置疑的。”
不過,論戰的另一方則認為,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根本不是針對的骨干寬帶網絡,而是針對的ISP接入市場。人民郵電報總編輯武鎖寧說,有線寬帶接入市場和ISP接入市場是兩個不同的相關市場,ISP接入市場只是有線寬帶接入市場很小的一部分。我國ISP接入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間,任何一家都無法控制ISP接入相關市場的價格。“先不說違規(壟斷)還沒認定,就算違規了要按1%到10%罰款,也應該以ISP專線接入為基數,而不是以整個有線寬帶收入的數百億元為基數。現在報道都說罰款數億至數十億,這不是聳人聽聞地混淆概念嗎?”北京郵電大學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教授說。
與普通用戶的寬帶價格沒有關系?
此前,《人民郵電報》質疑文章中稱“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針對的是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的壟斷問題,和普通用戶的寬帶價格無關。”新華社也將這次調查定性為與普通消費者無關的“神仙戰”,認為無論發改委反壟斷調查最終結論如何,都與普通用戶的寬帶價格沒有關系。
在昨日的反擊中,CNTV援引高紅冰的說法,對此進行了抨擊。“這種說辭荒唐。”高紅冰稱,由于存在著割據壟斷的狀況,電信與聯通之間的互聯就成了大問題。互聯互通狀況非常不好,要遠遠地低于目前工信部規定的互聯互通的帶寬的時延或者丟包等其他服務標準,對消費者的巨大損害就已產生。
新華社則援引業內專家的觀點認為,在電信領域開展反壟斷調查,有助于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使企業更加公平地參與競爭,長遠來說,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如果反壟斷之劍本身揮舞得亂無章法,輕則造成資本市場的劇烈動蕩,既損害了小股東利益,又蒸發了國有資產,造成相關企業無謂的損失,并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重則將加劇電信行業市場格局的失衡,給我國互聯網產業和眾多國有企業的形象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這種公開辯論反而是一件好事”
在兩種意見爭執不下之時,新華社出場,披露了事件背后更多的細節。根據新華社記者掌握的信息,今年4月下旬,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后改為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向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下達了調查通知。6月份,發改委通報初步調查結論:認定兩公司在相關市場具有支配地位,涉嫌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并擬按照有線寬帶接入總體收入的1%-10%進行罰款。兩公司隨后分別提交了為自己辯護的反饋意見書。10月17日,發改委就有關情況征求國務院法制辦、最高人民法院和工信部意見,各方意見分歧較大。發改委在會上表示,將就有關方案在征求國資委和工信部等相關部委的意見后上報國務院。但11月9日中午,發改委在未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意見之前通過央視披露了反壟斷調查情況。于是,一場尚未有結論的政府調查演變成為了一場調動各方參與的公開論戰。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邱寶昌就表示:“是否壟斷,要用事實、證據說話。在沒有得出企業壟斷的正式結論之前,不宜公布。”但也有學者認為調查行為啟動,媒體有權跟進報道,這不是下結論,而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
南方都市報近日也發表社論認為,這種公開辯論反而是一件好事,“此次將牽涉利益糾葛的爭論擺上臺面,讓公眾知曉(并進而有機會參與辯論),而非依賴以往路徑、訴諸幕后的博弈和運作,實為難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