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海春 上海報道
當一些開發商想著怎么降價賣房的時候,上實發展卻找了另一條有意思的融資路徑:對項目公司進行增資擴股、同時引入機構投資者,并在這個過程中間接完成項目公司股權的轉讓。
如果說上實發展的增資、擴股方式還比較新,那么今年房企通過直接轉讓股權來融資,則更加普遍。據中原地產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房企通過股權交易的金額已經超過300億。
有開發商向記者表示,今年房地產股權交易之所以活躍,其實是在其它融資渠道被堵的背景下,開發商拼命找資金的一種表現。
兩個月融資20億
為擴展融資渠道,上實發展以一種看起來十分有趣的方式在融資:通過對項目公司增資、引入私募股權的方式來另辟“新財路”。
上實發展11月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引進上海和齊股權投資基金對旗下成都上實進行增資,和齊基金將以6.7億元認購增資。在6.7億元中,約2.95億元將進入成都上實的注冊資本,其余3.75億元進入成都上實的資本公積。增資后,成都上實的注冊資本由3億元增加至5.95億元。
在成都項目引入PE的同時,上實還在11月9日公告稱以1176.47萬元的價格,將所持有的泉州市上實公司2%的股權轉讓給天津永嘉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
“對項目公司進行增資擴股,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被視為股權交易的一種形式。這種交易方式在引入投資者、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的同時,其實是出讓了一部分項目公司的股權。”同策房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表示。
華泰證券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上實通過增資擴股子公司,以及轉讓子公司股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9月份,上實發展就以幾乎完全相同的方式,在青島項目上演了一出增資的“劇目”。
在兩個月的時間內,上實發展通過“增資”的路子,成功引入的資金近20億元。
房企的無奈選擇
上實發展的“新財路”只不過是“冰山上的一小角”。
中原地產研究部經理劉淵表示,今年房地產類的股權交易可以說創了新高。“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交易中,房地產類股權的交易金額已經連續幾周排在第一位。”劉淵指出,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轉讓房地產項目股權成了開發商一種另類的融資方式。
據中原地產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房地產股權交易的規模為93宗,總交易額高達300.8億元;這個數字已經遠超過2010年全年的84宗、165.25億元的規模。
易居中國在對189家上市房企的半年報資產盤查后發現,截至今年6月30日,在66家房企中,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占到了被調查房企總數的35%。其中,ST興業和ST園城已經資不抵債,其資產負債率竟然分別高達939.9%和109.6%。
有分析師指出,在樓市調控的持續高壓下,房企身上所背的債務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面對高企的負債率,房企正在走向更為艱難的境地。
而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7887億元,同比下降4.8%。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2.64萬億元,同比增長14.9%,比上季度末低3.5個百分點。
“房企資金壓力越來越大。有些項目可以通過降價來回籠資金,但對于一些還在開發中的項目來說,在尋求融資不成的情況下,轉讓股權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在這種背景下,那些手頭有著充實資金的央企、國企,則可能成為本輪調控中最大的受益者。”易居中國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