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0月29日晚間消息,發(fā)改委日前公布的煉油虧損數據與兩大石油公司自己公布的相去甚遠,中石油、中石化因此被指虧損藏貓膩、上中下游之間存在利潤轉移輸送。對此,兩大油企競相喊冤,將煉油業(yè)務虧損歸咎于國際原油價格高企,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不到位,并呼吁調整俗稱“暴利稅”的特別收益金。
稱虧損高因成品油價調整不到位
發(fā)改委日前在網站公布煉油行業(yè)運行情況,稱5月份煉油行業(yè)由盈利轉為虧損,6月份虧損額為年內新高,7、8月份虧損有所緩解,今年1-8月份,煉油行業(yè)累計虧損18.4億。
而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僅中石油、中石化兩家在煉油板塊虧損值就達到350億元之巨,近日中石油副總經理周吉平則表示,根據中石油初步估算,如果目前價格水平持續(xù)執(zhí)行到年底,今年中石油煉油的虧損將在500億元以上。
對于這兩個數據的差異,有業(yè)內人士對新浪財經透露,中石油、中石化在煉油板塊的高額虧損,固然和中國獨特的石油價格管理體制有關,但更關鍵的在于,中石油、中石化煉油廠通過向銷售公司供應低價成品油實現利潤的轉移輸送。
次日,中石化新聞發(fā)言人黃文生對媒體明確否認公司存在內部利潤轉移:“內部價格制定完全按照國際價格和國內價格,發(fā)改委定價格,不存在我們內部轉移利潤的問題。”并稱中石化在煉油環(huán)節(jié)每噸虧3.81元。
今天,中石油也跟著表態(tài),相關負責人對新浪財經表示,中國石油油田企業(yè)生產的原油國內銷售價格,是按國家規(guī)定參考上一個月國際原油價格確定的。同時,煉油企業(yè)的成品油出廠價和銷售企業(yè)的油品批發(fā)價以及零售價,都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發(fā)改委和省級地方政府價格管理部門有關規(guī)定。
而在解釋虧損數據那么高時,成品油價格成為兩桶油攻擊的對象。中石油表示:“今年以來,為了緩解國內通脹,國家宣布的成品油價格遠遠低于按照成品油定價機制應當形成的成品油價格。成品油價格不到位是導致中國石油煉油業(yè)務大幅虧損的原因。”
專家認為我國油價不算高
中石油、中石化一再表示我國成品油價格不到位,但老百姓在實際生活中對高油價已經怨聲載道。我國油價究竟是高是低?
原國家發(fā)改委能源所所長周大地稱,中國汽柴油價格在國際上的確處于較低價位,我國實行的仍然是低價能源政策。
隆眾資訊分析師張超也持此觀點,通過對世界主要國家的油價統(tǒng)計分析,他認為中國的油價在國際上處于中游水平。“印度汽油價格合人民幣8塊8、巴西8塊2、日本11塊6、德國13塊6左右、法國13塊左右。”
但輿論普遍拿美國和中國作對比。周大地表示,美國汽油價格的確比中國便宜,但這并不是因為中石油、中石化貪心,而是因為我國對石油收取較高的稅率。
張超稱,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美國油價低,歐洲油價高,最大原因就是稅收的不同。如法國對石油征收的稅費約占汽油零售價格的60.7%,美國則只有15.1%。
“日本和歐美對石油征收重稅,美國的稅率遠遠低于其他國家,而國內的稅率大致介于兩者之間。”張超稱。
兩桶油要求調整特別收益金
我國針對石油生產收取的稅費主要是資源稅和特別收益金,其中石油特別收益金又被稱為“暴利稅”,于2006年3月26日起全面征收,規(guī)定原油價格超過40美元每桶時,將按照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的方式繳納。當國際油價越高時,特別收益金繳納的額度也將越高,征收比率最高為40%。
資源稅相對而言比較溫和,按照“從量計征”的方式,原油每噸征收8~30元。但按照新修改的資源稅條例,11月1日我國將對原油和天然氣按銷售額的5%-10%征收資源稅,油企稅負進一步增加。
資源稅改革確定后不久,中石化總裁王天普便對外透露,國家將提高石油及天然氣特別收益金的起征點。
中石油對新浪財經表示,國內特別收益金自2006年開征以來,外部環(huán)境和石油企業(yè)情況已發(fā)生明顯變化,尤其近年來匯率變化以及生產資料價格和企業(yè)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收益金的調整顯得十分必要。
“石油特別收益金的征收政策是否會調整以及如何調整,最終由政府決定,我們將密切關注。”負責人表示。
中石油首次披露國內原油掛靠品種
此外,中石油還首次詳細披露了其國內原油的掛靠油種。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5%,但還有45%的原油屬于自產,關于這部分的原油價格一直是一個謎。
中石油表示,中國石油自產原油約78%掛靠的是辛塔原油價格,19%掛靠的是杜里原油價格,3%掛靠的是米納斯原油價格。
“中國石油的原油定價是按國家規(guī)定的國內原油與國際市場接軌原則確定的。由于中國石油自產原油采價期滯后國際油價約一個月,因此中國石油實現原油價格與國際油價并不同步波動。”中石油稱。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認為,國內原油價格與國際接軌,反映資源的稀缺性,無可厚非,但是國內原油開采成本較低,價格和國際接軌,中間存在暴利。“老百姓有權利知道這些暴利是給國家了還是留給企業(yè)了?如果給國家了,這些錢是怎么用的?”(淑靜 發(fā)自北京)
分享到: 歡迎發(fā)表評論 我要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