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環境惡化 光伏業洗牌難免
德國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實施較預期幅度更大的下調太陽能補貼措施,這無疑又給嚴重依賴德國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當頭一棒
■ 本報記者 郭覲 綜合報道
據媒體近日報道,從業內了解到,盡管從第三季度開始,太陽能組件市場需求有所增長,但采購量依然難以支撐產能供給平衡。業界更擔憂,如果未來兩周采購量沒有明顯上升,業界期待的2011年所謂“搶裝潮”恐成泡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過去一個月中就有3家美國光伏企業破產,殘酷的洗牌已經降臨。雪上加霜的是,近期有消息稱,德國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實施較預期幅度更大的下調太陽能補貼措施,這無疑又給嚴重依賴德國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當頭一棒,一場行業大洗牌幾乎不可避免。
“事實上,過去幾年中,中國光伏企業用很短的時間走完了一個產業從成長到成熟的漫長過程,本身就有整合與洗牌的需要。但目前,產業鏈中仍然存在著暴利,未來有待在暴利下降之后完成全產業鏈的洗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位常務理事如此表示。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政府將集中支持骨干光伏企業,“十二五”末將形成1-2家5萬噸級多晶硅企業,2-4家萬噸級多晶硅企業;1-2家5GW級太陽能電池企業,8-10家GW級太陽能電池企業。
“就以電池組件環節來看,前10家巨頭即可擁有近20GW的產能,英利、尚德等是已站穩腳跟的先行者,加上擁有大集團背景的國電等,規模效應帶來成本優勢,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將日趨艱難,大魚吃小魚將成常態。”長城證券研究所新能源分析師張霖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