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先知 北京報道
天氣越來越熱,臺灣塑化劑的風波也愈演愈烈。截至本報截稿前,臺灣食品龍頭企業統一集團有四款產品被暫停進口至大陸,它們分別是統一蘆筍汁、甘蔗汁、芭樂汁、金桔檸檬汁。
5月29日,臺灣衛生部門表示,含致癌塑化劑的悅氏運動飲料,確認輸往香港、大陸;成偉公司將問題起云劑外銷到菲律賓與越南;傳佳公司與云丞公司的問題果汁輸往美國;統一企業的有毒蘆筍汁已賣到大陸。
此外,統一企業的保健運動飲料和低鈉運動飲料也被查出有毒,臺灣市場已全面下架。
“我們在大陸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從來沒有用過這種添加劑。”5月31日,統一集團總經理助理楊壽正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稱,統一在大陸生產的產品都已經送檢過了,都沒有問題,因為統一在大陸的企業只能銷售在大陸生產的產品,所以臺灣的產品不在大陸的銷售系統里。
最嚴重的摻毒事件
6月1日,臺灣“衛生署”的最新報告指出,臺灣已向15個國家和地區通報塑化劑污染情況。其中,向大陸通報了7家廠商和17項產品。這場非法食品添加劑釀成的安全危機已經波及大陸、港澳以及所有進口臺灣食品的地區。
“統一保健運動飲料因使用昱伸公司生產的起云劑,本公司保健運動飲料即日起在各大通路接受產品退貨。”5月29日,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表示,對于此事造成消費者的不安,統一表達最大的遺憾。
據楊壽正介紹,大陸地區同臺灣地區的產品類別不一樣,原材料也不一樣。臺灣和大陸“小三通”以后,閩南地區同臺灣的貿易往來頻繁,一些小貿易商從臺灣統一集團進口保健飲料,然后賣到閩南一些小商店去,這就是有毒飲料流入大陸的原因。
楊壽正還告訴本報記者,為了回收已經銷往大陸的有毒飲料,統一集團正在配合閩南地區當地政府做回收下架工作。此外,有毒飲料也沒有在大陸的主流超市內銷售。目前,統一的有毒產品主要銷往福建臺灣人比較集中的餐廳、酒吧,當前已封存500箱,估計還有一兩百箱在市面上流通。
另一個涉及到塑化劑的品牌白蘭氏也發表聲明,強調在中國大陸市場沒有銷售并進口與此事件有關的產品。該企業在聲明中表示,白蘭氏目前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任何產品,都沒有使用由昱伸香料有限公司提供的任何原材料,也沒有任何形式的采購行為及業務往來。
據了解,起云劑是一種合法食品添加物,合法的起云劑并不含塑化劑,通常是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DEHP是一種普遍用于塑料材料的塑化劑,屬環境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
這起全球首見的塑化劑污染飲料案例之所以被揭露,是因為臺灣中部衛生局為了調查偽劣假藥,對市售食品產品監測時,查獲康富公司益生菌粉末含有DEHP,且濃度高達600ppm(百萬分之一),循線追查出臺灣昱伸香料有限公司供應致癌的起云劑。
此外,昱伸公司作為臺灣最大起云劑供應商,供應全臺至少45家飲料、乳品制造商,還有健康食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及藥廠。
對于塑化劑對于人體的傷害,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孫樹俠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長期飲用含有塑化劑的飲料可以使人喪失生育能力,嚴重的可以致癌。
“起云劑本身沒有問題,是有不良業者摻了塑化劑到起云劑配方中,才造成這次塑化劑風暴。”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塑化劑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大20倍,一個人喝一杯500毫升摻了DEHP的飲料就已經超過單日食量上限,這是她30年來看過的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
業界撇清關系
毒飲料事件發生后,國內的零售企業采取了緊急行動。家樂福、華堂、物美、樂購等超市均表示,尚未發現涉案品牌飲料在售。在北京市朝陽區十里堡附近的華堂超市,本報記者查看了來自臺灣的統一和康師傅等品牌飲料,并沒有發現曝光的產品。
5月31日,家樂福中國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家樂福目前沒發現任何臺灣媒體所說的產品在家樂福上架銷售,家樂福所有進口食品都通過海關正常途徑引進,通過食品檢驗檢疫。
“沃爾瑪高度重視顧客的健康與安全,我們將密切關注此事的進展,并將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和相關部門的指引采取進一步行動。”6月1日,沃爾瑪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雪靜接受本報采訪時也介紹說,沃爾瑪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此前發布的公告,積極進行全面自查,已在第一時間將悅氏運動飲料全部下架并停止銷售。
對于外界關心的產品質量問題,康師傅新聞發言人陳功儒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康師傅所有產品均在大陸生產,僅部分非飲品銷往臺灣,康師傅在臺灣沒有飲料銷售,更沒有道理從臺灣回運飲料。
“在臺灣塑化劑事件發生后,康師傅已緊急向原料供應商排查,并自檢產品,并沒有發現問題產品及問題原料。”陳功儒告訴記者說,純凈水工藝簡單,都是就地生產,茶飲料則是就地采購,黑加侖等西化果汁則有部分原料當地采購,部分從西方進口。
可口可樂方面也發表聲明稱:“我司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所使用的所有原料,均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標準,絕對不含塑化劑。”
此外,百事可樂、匯源等飲料企業都表示其產品絕對不含塑化劑。
不過,陳功儒認為,目前尚不清楚這是臺灣當地的偶然事件,還是類似于“三聚氰胺事件”的行業普遍性問題。如果事件繼續擴大,對行業的打擊將會很大。
大陸臺資企業未能幸免
針對愈演愈烈的毒飲料事件,5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表示,接到臺灣方面通報后,質檢總局立即要求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調查了解。經初步調查,近3年以來,大陸未進口過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起云劑。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5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又發布公告稱,自2011年6月1日起,將暫停進口臺灣方面通報的問題企業生產的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膠淀粉類產品和食品添加劑。
針對外界對于臺灣塑化劑危機能否波及到本土飲料企業的擔憂,6月1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稱,塑化劑只是臺灣當地的一家添加劑公司出的問題,大陸地區的企業和臺灣的完全不同,生產設備和原料也不同,因此,大陸飲料食品企業受此次風波的影響有限。
不過,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我國大陸各部門和地區采取措施,全面加強對臺灣進口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膠淀粉類等食品及相關食品添加劑的檢驗監管。
遺憾的是,經認真排查,大陸的臺資企業也未能幸免。經廣東省質監部門確認,一臺商投資企業東莞昱延食品有限公司與臺灣昱伸香料有限公司有關聯,該公司4批原料和4批復合添加劑成品中被檢出含有塑化劑。查獲的進貨和銷售記錄顯示,原料“起云劑用油”來自臺灣,其食品添加劑產品主要流向廣州、江門和東莞等地。
“此次臺灣毒飲料事件再次沖擊著消費者的信任感,加劇了消費者對大陸飲料業安全性的擔憂,大陸飲料業或將難以幸免。”中投顧問研究員向健軍對于塑化劑風波的發展態勢并不樂觀,因為大陸并未有塑化劑的相關檢測標準及日常監控措施,安全隱患同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