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8月3日中午消息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今天在京表示,目前進口鐵礦石談判仍處于膠著的博弈的狀態,三大礦山沒有一家宣布談判終止,所有鋼鐵企業與礦山的談判也在繼續進行。
羅冰生表示,雙方在鐵礦石價格這個問題的上的分歧始終沒有達成一致,包括日本鋼鐵企業也達成的是臨時合同。三大礦山的所做所為說明了供應商強行改變了執行多年的長協機制,單方面推行價格指數定價模式,鋼鐵企業是普遍反對的;目前國際鐵礦石價格有大量人為炒作因素,大幅提價使礦山追求短期的暴利;同時也破壞了上下游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加劇了市場震蕩。
“目前的指數定價做法,在實際執行當中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沒有代表性、權威性和科學性,比如普氏指數,是用中國港口的現貨價格,并以青島港價格為主的定價方式,主要以一次性報價來確定,而不是以實際成交價確定,覆蓋面小,受到了業界質疑,本身就值得進一步研究。”羅冰生說。
羅冰生進一步指出,目前的鐵礦石指數采用的是到岸價,包括了海運費,而單獨的鐵礦石價格須扣除海運費,“怎么扣,扣多少,這都是需要研究的具體問題,這些問題各國家的鋼廠都很難解決,還需要認真研究,比如有沒有其他替代方式來適應市場。”他說。
目前中鋼協在鐵礦石方面努力推行三項工作,一是進口企業資質進行了調整,二是推進進口鐵礦石代理制,三是對進口鐵礦石的流向進行調查,對每一單進口鐵礦石的流向做出跟蹤,防止流向落后產能企業。
羅冰生強調,進口鐵礦石代理制,歐美和日本都在操作所以這些都不是政府行為,是兩大協會組織發起,所以企業共同討論通過的,屬于行業行為和企業行為,并不違反WTO相關規定。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鐵礦石3.09億噸,鐵礦石進口增量大幅下降,二季度連續三個月下降,4月進口量同比下降2.94%,5月進口量下降2.92%,6月更是下降了14.72%。而中國國產鐵礦石上半年達到4.05億噸,同比增長1億噸,同比增長28.1%,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長了37.61%,國產鐵礦石的大幅增長是進口礦減少的主要原因,使得對進口礦的依存度下降。
羅冰生指出,中國和全球的鋼產量增長仍屬于恢復性增長,還沒有達到2008年的水平,對進口礦的需求仍未達到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對進口鐵礦石的影響主要是中國需求因素,現在和年初的態勢有了很大不同,必須從數據和事實出發。(虞利發自北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