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璽撼
30萬代工大軍要內遷?!近來,由于深圳主力代工生產線將轉移至內地某城市的傳言,富士康再次成為輿論焦點,被一些媒體指責在漲薪后立刻“逃跑”,唯利是圖的“本性”難移。姑且不論這則傳言真實與否,筆者以為,沒有必要因為一個企業生產線的轉移或地方產業布局的調整而大驚小怪,應當將其視為市場的自然選擇,給予更多寬容與引導。
首先,轉移生產線并非個別企業的特例,而是市場客觀規律導致,資本通常流向低成本地區。去年2月英特爾就宣布進一步整合其亞太地區業務,將設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部分產業整合到成都。隨著人民幣匯率上漲,制造業成本更高,出口商品更貴,代工企業壓力更大。以一款蘋果iPhone 4為例,該商品在美國售價600美元,人工裝配成本僅占總成本的7%,而在中國部分地區工人焊接、裝配和封裝該產品每小時的制造成本更不到1美元。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上漲,據媒體估算,深圳富士康加薪后45萬名員工一年的勞力成本將增加約22億元人民幣。許多奉行勞動密集型模式的傳統代工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面對內地一些低成本城市的吸引,難免不動心。
其次,產業轉移與新時代勞動力的“口味”密不可分。由于生活成本較高、工作不穩定、背井離鄉等原因,過去曾經愿意前往沿海城市工作的勞動力大軍如今正在枯竭,許多農民工寧愿在自家附近打工,一些傳統勞動力輸出地區反而開始渴求勞動力。有數據顯示,去年華東地區聘用的農民工人數減少了880萬人,而華中和西部地區聘用的農民工人數分別增加了617萬人和775萬人。今年一季度,中國21座大城市的制造業操作工崗位空缺同比增長了90%,而求職人數只增長了22%。勞動力正離開東部沿海城市,回到中西部地區。
雖然向成本較低地區轉移有其客觀原因,也可解代工企業燃眉之急,但并非長久之道。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上世紀80年代人工成本低廉,招商引資條件優厚,使中國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成為歐美、日韓等經濟體實現低端產業鏈轉移的對象。如今這些地區經濟面臨轉型,而勞動力、用地、稅收等成本較低的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新一輪的轉移對象。可假以時日,這些地區發展起來后企業還將面臨相同問題,難道到時候還要再轉移一次?這勢必造成資源浪費。附加值低的代工產業終究不能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如果守著低成本的傳統策略不放,依賴代工產業曾經的輝煌,將在國際貿易的博弈中失去更多機會。
在發展上,一些同樣從代工起步的民營企業經驗值得借鑒,如中國最大的民營制鞋企業之一奧康早期通過代工升級成為國際某知名品牌的戰略合作伙伴,并逐漸進入該品牌的全球銷售網絡,在此基礎上開發出自主品牌,走出代工與品牌經營“雙劍合璧”的道路,提升了產業的附加值。這些企業不是靠低成本和廉價勞動力取勝,更多靠的是管理、技術與市場創新。因此,時下困境中的代工企業所需作出的抉擇反倒不那么困難了,要么不斷漂泊直至窮途末路,要么目光長遠,利用現有的專業制造和技術轉化能力,走品牌創新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