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下月11日推出鐵礦石掉期交易
羅文輝
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的中國,正面臨著鐵礦石話語權的“空白”之憂。
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CME Group近日宣布,將于下月11日推出針對中國口岸進口鐵礦石的掉期(swap)交易。而新加坡交易所(SGX)、倫敦清算所(LCH.Clearnet)已分別于去年4月、6月推出了類似的鐵礦石掉期交易或清算服務。
據CME于本周一公告,掛牌月份包括8月起24個連續月份的鐵礦石掉期合約,下月11日起通過CME旗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交易平臺開始交易,并通過旗下ClearPort清算平臺進行結算,到期則以國際著名鋼鐵資訊機構Steel Business Briefing(SBB)旗下The Steel Index(TSI)公司編制的含鐵量62%鐵礦石中國到港基準價(62% Fe,CFR China)現金交割。場外交易(OTC)但實行集中清算的該掉期合約,每手500干公噸(dry metric tons),最小價格波動單位則為0.01美元。
CME能源與金屬產品部總監Joe Raia表示,該交易所在上市12個干散貨期貨品種后又推出上述鐵礦石掉期交易,可為整個鋼鐵產業鏈提供風險管理工具。事實上,在維持多年的國際貿易長協價體制于今年徹底崩潰后,鐵礦石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已陡增。
TSI總經理Steven Randall則介紹,去年鐵礦石的裝船量已超過9億噸。而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鐵礦石的進口量已占世界鐵礦石貿易量的75%。遺憾的是,在國外紛紛搶推鐵礦石衍生品交易之際,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的中國卻在鐵礦石這類初級資源的定價上缺乏相應話語權。
最早推出鐵礦石掉期交易且標的設計與CME相同的SGX,在推出該合約的首月(去年4月)總成交量僅323手,但在今年4月當月成交量已達4436手,其當月合約(6月)每噸140多美元的成交價也幾乎成了國內鐵礦石進口價的風向標。
而作為全球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國的印度,其剛成立不久的印度商品交易所(India Commodity Exchange Ltd。)也已于本月初雄心勃勃地宣稱計劃上市鐵礦石期貨。
去年3月底才上市期貨即以全年成交量1.62億手位居全球衍生品市場去年最活躍商品的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因非鋼材中主要品種,其價格減掉成本后倒推的鐵礦石價,一時尚難為國際上接受。就在上月底舉辦的“第七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中鋼期貨副總經理陳東衛已疾呼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鐵礦石期貨,而這將對很多需進口鐵礦石的鋼材生產企業來說,“至少可以在目前和外商怎么也談不下來的情況下取得一點點主動權。”
其實,在去年上半年作為鐵礦石主要進口港的山東日照市,曾擬成立國內首家鐵礦石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但最后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