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見習記者 李躍群
“目前國內實行的風電定價不夠準確,需要進一步細化。”在6月19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表示。
可再生能源數據暫無統計
“雖然我們做不到像德國一樣,一個風機一個電價,但是我們會盡量往這個方向發展,對風電區域電價做更多的細化。”王仲穎說,“只有四個電價對發電企業而言是不公平的,因為不同區域的發電成本是不同的。中國風力發電情況復雜,哪怕是鄰近區域,在風力的大小、平均發電時間、高低峰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僅僅確定四類電價,只是解決了部分問題。隨著我們對風力資源的進一步了解,我們將對區域電價做更多的細化,讓發電企業享有更公平的權利。”
可查資料顯示,國內目前實行的是四類風資源區價格,這四類標桿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該電價體系自2009年8月1日開始實行。內蒙古、新疆的大部分地區被劃為一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為0.51元/千瓦時。內蒙古、甘肅和河北的部分地區為二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為0.54元/千瓦時。東北、新疆部分地區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三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為0.58元/千瓦時。其余地區為四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為0.61元/千瓦時。
有觀點認為,上述四類定價解決了之前上網電價相對無序的狀況,避免了發電收入價格不確定性所導致的投資推遲與延誤,去除了制約風電投資發展的主要因素。
不過,王仲穎稱,上述四類定價模式缺乏良好的早期資源評估,不僅使風電價格不夠準確,也使進一步的政策制定缺乏相應的信息支持。如果沒有良好的資源評估,未來的能源規劃在科學性與前瞻性上將面對眾多難題。
此外,王仲穎指出,雖然中國在戰略上相當重視新能源,但即使到現在,中國還沒有一個官方統計數據,目前可再生能源的數據,基本還是得靠各個學會、各個行業組織自行統計,然后再匯總。
風電超速成長的煩惱
根據王仲穎當天提供的數據,國內風電總裝機容量已連續四年翻番,2009年末累計裝機量已近2600萬千瓦,其中并網裝機容量為1600多萬千瓦,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但與此同時,代表利用率的并網裝機容量比例卻持續下降。
數據表明,2007年中國風電并網裝機比例為80.6%,2008年為73.5%,2009年則降至64.3%。國內閑置的風電裝機容量已由2007年末的197萬千瓦飆升到了2009年末的890多萬千瓦。換言之,尚未并網的風電裝機容量相當于半個三峽水電站。
業界認為,造成大量風機未能并網的原因相當復雜。一方面風電具有隨機性和間歇性的特點,可能對電網的安全與穩定造成影響。另一方面,中國重點發展的是陸上風電,風電資源集中在人煙稀少的西部地區,但用電負荷中心則在東部,要發揮這些風力資源必須集中開發高壓線路外輸,而目前國內的電網建設尚未能及時跟上。
“就好比貼瓷磚、裝浴盆、安馬桶,一個家用豪華衛生間快要建好了,結果業主發現沒有下水道,并且圖紙上根本就沒有設計,開發商解釋說市政排污管道規劃還沒有出來,所以沒法設計下水道。”國家電網公司有關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