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2010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5月12日晚間消息,隨著鋼價的下挫,國內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已從4月190美元/噸的高點下跌至目前的180美元/噸。中信證券首席鋼鐵分析師周希增12日表示,今年中國進口量將在6億噸以上,花費外匯可達1000億美元,已和進口石油并駕齊驅。
目前國內鋼廠與三大礦山的鐵礦石長期協議合同均按上漲100%簽訂季度臨時價格,價格在100-120美元/噸之間。南鋼董事長楊思明指出,在原有價格較低的鐵礦石庫存消耗完后,國內鋼廠將在6月以后迎來大面積虧損,因為新進口的礦石原料成本太高。
事實上,中國鋼廠除采購三大礦山的礦石外,還需要向印度、俄羅斯等國家采購以彌補缺口,印度礦的價格成為現貨市場的指標。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明確表示,高于170美元/噸的鐵礦石沙鋼不會進口,因為無法承受如此高的成本。沙鋼在業內公認為控制成本能力強、盈利高,連沙鋼都無法接受的成本,更不用說其他企業。
周希增12日在參加一場行業討論時認為,國內石油進口約2億噸,花費外匯600-700億美元,而進口鐵礦石花掉的外匯將達1000億美元,平均到岸成本價已經達到100美元/噸。“假設礦石價格漲30%—50%,按美元計價的話,澳元本幣計價應該是不變的,但超過130美金之后就有炒作的成分。”他說。
最終數據顯示,中國去年進口鐵礦石6.27億噸,花費外匯501.4億美元(包括海運費),平均進口成本79.86美元/噸,而2008年中國進口4.3億噸鐵礦石,所用外匯607億美元,進口成本高達136美元/噸。
雖然國內鐵礦石現貨價格下跌,但國際海運費價格在經歷了近一個月的沉寂后,5月開始進入上行通道。中國至巴西和西澳的海運費分別從5月初的29.4美元/噸和10.8美元/噸上漲至12日的33.3美元/噸和13.6美元/噸,漲幅高達10%和30%。
11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上漲3%達3822點,創年內新高,主要由運輸鐵礦石為主的好望角型運費指數上漲推動。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三大礦山向中國發貨增加所引起的租船價格走高,對鋼廠進口礦石的到岸成本影響較大。(虞利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