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哲
昨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例行信息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鋼鐵企業可以與三大礦山達成鐵礦石臨時協議。這也意味著,中鋼協默許各鋼廠可以“自謀其事”,本應“統一”的鐵礦石談判實質上已宣告終結。
從年初名譽會長吳溪醇直斥三大礦山“欺負人”,到羅冰生昨日質問發出最后通牒的三大礦山“這還是談判嗎”?中鋼協今年以來對三大礦山的“炮轟”明顯多了起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中鋼協對于鐵礦石談判的焦慮和力不從心。因為,中鋼協所面臨的對手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首先,最直接的對手就是三大礦山,掌握了全球海運鐵礦石70%份額的三大礦山在談判桌上強硬且強勢,并通過“斷供”和操縱海運市場等方式在場外進行逼宮。中鋼協不是鋼企托拉斯,只是一個比較松散的行業協會,既無法讓所轄企業做到步調一致,也無法形成市場意義上的籌碼。
其次,三大礦山背后站著的是有“門口的野蠻人”之稱的國際投行,后者持股三大礦山并派駐董事,在談判中對處于下游的鋼企“獅子大開口”。投行一方面對市場預期施加有利于礦山的影響;另一方面推動鐵礦石定價的金融化,以圖從買空賣空中獲取收益。也許就如郎咸平所言,“那是一群壞人”。回過頭不難發現,中鋼協關于市場供求關系的預測和分析,往往都湮沒在投行的各種“科學報告”中。
第三,中鋼協管不了鐵礦石貿易商。在月初的行業閉門會議上,中鋼協就按捺不住,指責貿易商的炒作推高了鐵礦石價格,與代表貿易商利益的五礦商會“打了一架”。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此前表示過,就是那些中字頭、國字頭的企業進礦最多。在名義上,具備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只有112家,但中鋼協在本月初表示“至少有200家”,業界更是有人表示,算上從事倒礦的中小貿易商,“沒有1000家也差不多”。這顯然不是中鋼協所能應付的,無論是從職權上,還是從監管成本上。
第四,中鋼協代表的是國內大鋼廠的利益,不代表數量眾多的中小鋼廠,中小鋼廠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對中鋼協的各種“三令五申”基本上是虛與委蛇。去年的鐵礦石談判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小鋼廠集體“倒戈”,從而讓三大礦山在最困難時期緩過了這口氣。
最后,體制的羈絆讓中鋼協更是無力回天。進口鐵礦石價格“雙軌制”這一極具計劃色彩的制度為尋租者提供了套利空間,提供了囤礦、炒礦的溫床,因此進口鐵礦石量遠遠超出實際需求。面對倒礦高達100%的利潤,中鋼協規定的3%代理費難免不落得個一紙空文的下場。雖然也表示對違規會高舉大棒,但嚇得住蒼蠅,嚇不了老虎。從2005年推出代理制以來,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未有改善。同時,國內鋼企沒有話語權,所有人都看得出是集中度的問題,但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涉及太多相關利益,基本上以行政區域劃塊,中鋼協指揮不動大鋼企,更別說地方政府。
顯然,只掌握著“核發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中鋼協無力協調這些矛盾,因此在昨日呼吁鐵礦石談判應作為戰略問題提高至國家層面解決。其實,鐵礦石談判已經深嵌于國內外錯綜復雜的政經關系中,不在體制上有所觸動,不在行業格局上有所改變,受制于人的局面還要繼續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