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2010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4月15日晚間消息 “我了解目前確實有限制低品位礦進口的意思。”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咨委會副主任焦玉書在15日的2010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上透露。
此前市場傳出中鋼協要求低于60%品位的鐵礦石不能進口,而市場已有幾宗低品位礦進口交易受阻。焦玉書表示,這可能是考慮到進口低品位礦后還要在國內進行選礦生產,消耗能源、污染環境,得不償失,可能會使部分鋼廠受到影響。
“不過西澳地區的低品位礦應該不在限制之列。”焦玉書說,他表示,國內鐵礦由于品位低,選一噸成品礦出來需要開采12-15噸礦石,成本較高,國內一般礦山的成本在400-500元/噸,而國外大型礦山尤其是澳洲的成本只有18-22美元/噸,而澳洲PB粉礦在中國的價格已經漲到1300元/噸。
但在會議討論中,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則指出,不允許進口低品位礦石,很可能進一步造成高品位鐵礦價格的飛漲,尤其在目前市場資源較為緊張的情況下。
“國內現在進口低品位鐵礦占到了相當比例,如果出臺這樣的政策解決不了實質問題,不能總是我們出一個招就刺激礦石大漲一次。”李新創直言不諱對限制令的不看好。
曾在冶金部任職的李新創坦言,現在不能再以過去冶金部的計劃經濟模式對鋼鐵業和鐵礦石市場進行管理。
“1990年,我曾測算到2000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將達到7000萬噸,但沒有獲得認可,業界當時認為能進口4000萬噸就不錯了,但我通過當時歸屬冶金部的國有鋼廠發展需求測算與最終進口量6999萬噸是一致的。”李新創說。
李新創表示,過去計劃經濟模式下,鋼鐵業清一色的國有企業,但現在民營鋼企占據了半壁江山,對市場的判斷、行業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不可能再同過去一樣。
“我們現在缺的是大力拓展海外資源的實際行動,如果再遲,五年后中國在鐵礦石進口的被動局面依然得不到扭轉。”李新創說。(虞利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