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黎光壽 發自北京
在鐵礦石談判舉步維艱的敏感時期,非洲塞內加爾懷揣35億噸儲量鐵礦來華叫賣,或許將為中國鋼企打開另一扇窗口。
4月13日,在“塞內加爾-中國商務合作日”上,塞內加爾高官以及十幾家公司總裁懷揣著多個項目尋求中國國有及私營公司的投資,鐵礦石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開采塞鐵礦須先設廠
據東塞內加爾鐵礦公司的調查,西非國家塞內加爾鐵礦儲量可達35億噸,含鐵量達63%;其潛在的磁鐵礦也高達35億噸。塞內加爾與世界最大的鋼鐵集團阿賽洛米塔爾集團在2007年達成協議,由后者投資開采前者一個儲量為7億噸的鐵礦。
“我們的鐵礦石目前由阿賽洛米塔爾集團在塞內加爾設廠開采,但我需要說明的是,這個鐵礦石項目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項目,還包含了一條鐵路和供電項目在內的綜合性的項目。”塞內加爾國務大臣、國際合作部長兼航空運輸和基礎設施部長卡里姆·韋德說,該鐵礦項目耗資29.3億美元,包含礦業基礎設施建設、一個150萬千瓦的發電廠和現代化的設備,原定2011年投產,頭兩年的開采量可以達到1.2億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正在塞內加爾進行一個50兆瓦電站的建設工程,還有一家來自中國河南的公司也參與了鐵礦的建設。”
卡里姆·韋德介紹,該鐵礦項目還包含了一條投資42.6億美元的鐵路和投資16.2億美元的港口。鐵路長311公里,位于礦藏和現有的鐵路之間,同時距離Diamniadio工業區和未來的巴格尼礦(Bargny)港口之間的交叉地帶僅6公里。而巴格尼礦業港口距離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28公里,專門為現有的大型船舶以及未來的礦業運輸設計建造,可以停泊17萬噸的輪船。
據介紹,4月13日下午,塞內加爾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下屬的中國港灣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分別簽訂了巴格尼礦業港口建設、達喀爾到馬里首都巴馬科的鐵路改造工程和住房建設協議、為達喀爾市及周邊地區提供50兆瓦渦輪發電機的協議,其中第三個項目金額達7500萬美元。
中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任海平對《每日經濟新聞》介紹,該公司尚未從塞內加爾進口過鐵礦石,13日派代表與會只是希望了解一下投資的政策。而塞內加爾國務大臣、國際合作部長兼航空運輸和基礎設施部長卡里姆·韋德介紹,目前還沒有中國公司對塞內加爾的鐵礦石開采進行直接的投資,“如果中國企業愿意在鐵礦石上進行投資,也希望能夠在塞內加爾設廠,希望中國的企業家能夠理解瓦德總統希望能增加一些附加值的想法。”
中國投資受歡迎
一直以來,在區域開發上,塞內加爾積極主張建立相應的開發組織協調相關各國的行動。
據介紹,過去塞內加爾的海外投資來源,90%以上來自法國,目前法國的投資比例已降到50%左右。“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塞內加爾和中國貿易的增強,我們再也不能忽視中國的力量,因此希望爭取到中國的支持。”“中國企業去投資,只需要遵守塞內加爾的法律和風俗習慣,就會受到歡迎。”
卡里姆·韋德對中國的辦事效率印象深刻,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說:“在對非洲國家的支持中,中國的動作最為迅速、有力,比如達喀爾輸電線路的改造,我們去找過其他國家的公司,都說需要五年以上,我們跟中國公司接觸,很快就成立了評估小組,兩個月前我們才簽了協議,該項目在明年結束。”
對鐵礦石談判有積極意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副研究員李眾敏博士對《每日經濟新聞》介紹,中國企業對塞內加爾的投資額度2005年是235萬美元;2006年是415萬美元;2007年是439萬美元;2008年是1061萬美元。“中國企業對塞內加爾的投資發展很快,潛力很大。”
李眾敏介紹,目前在非洲投資面臨的問題是許多方面都很難配套,基礎設施也非常落后,中國的投資可以從基礎建設入手。“先在塞內加爾這樣據有地理優勢和環境優勢的國家建立橋頭堡,然后再逐步投資非洲大陸,或者借助塞內加爾與北美、南美和歐洲的雙邊關系,進入上述市場。”
而對于塞內加爾鐵礦石項目,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塞內加爾鐵礦石儲量大約僅為澳大利亞、巴西等鐵礦石出口大國儲量的十分之一,但對于目前相持不下的鐵礦石談判仍具有一定積極意義,“至少給國內一些鋼企打開了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