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見習記者 官平 發自西安
鐵礦石談判“膠著”之際,三大礦山“抱團”堅持季度定價方式,這讓全球鋼鐵業尤其是歐盟、中國鋼鐵業“心驚肉跳”。
早報記者獲悉,繼4月2日聯合召開閉門會議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和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下稱“五礦商會”)今日將在古城西安召開會議討論“行業對策”,以應對三大礦山季度定價以及鐵礦石金融化“陷阱”。
此次會議由中鋼協與五礦商會“共同指導”,邀請了新加坡交易所、國內外礦石供應商以及業內知名專家。一般認為,中鋼協是大鋼企的利益代表,五礦商會則是中小貿易商的“代言人”。
令人矚目的是,會議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新加坡交易所結算與商品部、渣打銀行商品衍生工具結構部及遠洋運輸公司相關負責人,這在早前的行業會議上是很少出現的。這或許意味著,隨著三大礦山“抱團”力推短期(3個月)合同甚至現貨定價,中國鋼鐵業不得不認真面對這一現實——鐵礦石價格“金融化”可能近在咫尺。
新加坡交易所結算與商品部助理副總裁陳世亮早前對媒體表示,從年度定價到季度定價,到可能更為靈活的定價模式:指數定價只差一步。
可查資料顯示,去年4月,新加坡交易所正式推出了TSL指數作為其全球首個鐵礦石場外交易清算機制。在最開始的3個月,采用這一指數的交易量加起來不到100萬噸。但隨著去年下半年三大礦山發難推行短期化合約,TSL指數交易開始活躍起來。
今年4月2日,中鋼協與五礦商會召集國內幾家具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主要鋼企和貿易商在北京召開緊急閉門會議,為應對棘手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尋求對策。會上中鋼協強推三大行業自律文件借以規范鐵礦石進口秩序。
然而,中鋼協與五礦商會在該閉門會議上并未就鐵礦石進口方面的所有問題達成一致。會上,中鋼協提出,貿易商炒作扭曲了礦價,造成礦價大幅上漲;而五礦商會則認為,鐵礦石價格高漲程度主要責任并不能歸咎于貿易商。
另外,在現貨與季度定價方面,中鋼協表示,目前大部分鋼鐵企業的囤礦足夠一段時間使用,很多碼頭都處于高庫存狀態,因此“不一定要急著接受季度定價”。中鋼協一高層甚至號召鋼企在未來兩個月不要進口三大礦山鐵礦石。
不過,五礦商會稱,現貨是長協的補充,“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現貨礦,全部長協壟斷后三大礦山會如何漲價。”
在三大行業自律文件方面,五礦商會相關人士也指出,推出自律文件并未與貿易商深度探討,其操作性還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