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瑤
在中國鐵礦石貿易市場面臨一場整肅風暴之時,淡水河谷在華建鐵礦石分銷中心的計劃,“獲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4月7日,本報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處獲悉,中國大多數鋼鐵企業反對淡水河谷在中國建鐵礦石分銷中心,“發改委不大可能批準淡水河谷的計劃”。
去年年底,淡水河谷方面曾在回復本報記者的郵件中表示,淡水河谷正在研究在亞洲(包括中國)建設分銷中心,以幫助淡水河谷克服巴西與亞洲之間的長距離帶來的運輸阻礙,從而提高公司競爭力,但該計劃尚需中國有關部門批準。
淡水河谷的“野心”
在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看來,淡水河谷在華建鐵礦石分銷中心,“動機和野心是夠大的,這對中國不利”。
“淡水河谷建立分銷中心,是因為在中國最近兩年談判的不順利,也想抓住中國龐大的需求,把礦石堆在中國的港口,堆在門口賣給你。這個家伙厲害得很,你要多少賣多少錢,價格比市場價低一點。”今年3月初,鄧崎琳對本報記者表示。
由于從巴西到中國的海運距離是澳大利亞到中國的2-3倍,高昂的海運費一直是淡水河谷與必和必拓、力拓在中國市場競爭的掣肘。因此,淡水河谷為克服海運距離遠這一弱勢,下了大力氣。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淡水河谷一旦在中國建立分銷中心,就可以克服海運距離遠帶來的困難。“淡水河谷將礦石配比好,通過中國的分銷中心在現貨市場銷售。這樣,不僅能更快地應對市場變化,還能減少海運費波動帶來的影響。”
淡水河谷擬在中國建立鐵礦石分銷中心,另一大目的是加強對現貨市場的操控能力,而依據現貨市場定價,恰恰是國際礦商正在積極推動的定價方式。
在今年2月11日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淡水河谷鐵礦石部執行董事馬丁斯(José Carlos Martins)指出,客戶將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價格的不同:“如果客戶想要保留基準價格體系,他們首先必須接受接近于現貨市場的價格水平,其次必須接受一定程度上的價格體系的靈活性。”
“隨著鐵礦石年度定價向季度定價轉變,現貨市場對鐵礦石合同價格的影響將更直接。這意味著,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礦山的競爭,也將轉向對現貨市場的操控能力。”徐向春說。
中國冶金規劃設計院院長李新創也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鐵礦石供應商在中國建立分銷中心,將進一步加大現貨市場的影響力,對鐵礦石談判不利;但對沒有長協指標的中小鋼廠來說,可以繞開貿易商直接采購更便宜的礦石。
淡水河谷還寄望通過分銷中心來改革與中國客戶之間的合作模式。
據本報記者獲悉,淡水河谷正在實行“一對一”服務模式。每一個鋼企都有專門的團隊負責,根據各自的需求確定具體的服務內容,包括產品類型、合同周期、海運服務、結算方式等。
淡水河谷方面曾表示,為提高公司在飛速發展的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公司將利用分銷中心的設施,通過混合方式,生產符合客戶不同需求的鐵礦石產品。
計劃恐成泡影
一位中鋼協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淡水河谷在中國建立分銷中心的計劃,一開始就遭到中國鋼企的集體反對。
“以前也有礦山想這么干,還是私自與港口簽的合作協議,最后司法部門介入了,淡水河谷估計這次很難如愿。”
徐向春也認為,淡水河谷這一計劃獲批的可能性不大。“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削弱三大礦山的壟斷勢力,如果批準淡水河谷在中國港口建立分銷中心,等于加強了它的壟斷程度;更重要的是,淡水河谷欲通過此舉,提高其在現貨市場的操控能力,這與中國的利益是相反的。”
同時,淡水河谷擬在華建立分銷中心計劃也“生不逢時”——中國鐵礦石貿易市場正掀起一股整肅之風,鐵礦石現貨市場正是整頓的“靶心”。
目前,中鋼協已聯手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將成立“進口鐵礦石聯合辦公室”,嚴控鐵礦石進口商的貨品流向,打擊炒礦行為。
中鋼協還公開表示支持歐洲鋼鐵工業聯盟向歐盟委員會指控淡水河谷等世界三大礦業巨頭聯手操控價格,甚至號召國內貿易商和鋼廠“兩個月不要進口鐵礦石”。
4月6日,淡水河谷對歐洲鋼鐵工業聯盟指責其在與鋼鐵企業進行鐵礦石供應協議談判中破壞競爭法規的說法予以駁斥。淡水河谷表示,該公司在與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客戶進行商業談判中,全面遵守了所有法律及合同義務,從未與任何競爭對手討論或共享有關其價格戰略的信息。
此外,淡水河谷在今年鐵礦石談判中一反常態的強勢態度,也引起中國鋼企不滿。
中國礦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總工程師吳榮慶對本報記者表示,淡水河谷今年不但率先要求大幅提價80%-100%,還要求以季度定價代替執行40年之久的年度定價機制。“這令中國非常不滿,要知道,當初中國為了削弱澳大利亞礦山的壟斷勢力,不顧遠距離海運,將淡水河谷列為長協對象。如今,淡水河谷在中國鐵礦石談判遭遇危機之時,卻做出這種令人不滿的事情!”
一位國有大型鋼企的高層對本報記者表示,淡水河谷在2010年率先要求大幅漲價,出乎業內人士的意料,這種做法是“趁人之危、不講道義”。
但也有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淡水河谷的要求,是出于市場原則作出的決定,市場已經發生變化,原有的機制已不符合目前的市場情況;至于大幅漲價,則是“中國自己把自己引上了賊船,已沒有選擇的余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