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正在對成品油定價機制運行效果進行評估,并將根據國內市場運行情況對定價機制細則做出調整。”3月19日,在由金銀島舉辦的2010年中國石油市場形勢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主任助理、副研究員姜鑫民說。
姜鑫民表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扭轉了煉油行業長期虧損局面,使得民營企業生存環境迅速改觀。不過也使得成品油市場競爭加劇,新的油價機制結束了過去價格倒掛現象,國內成品油經營特別是終端加油站的經營再次成為資本青睞的焦點。
但與此同時,囤油套利、政府市場均衡任務繁重、油價改革難以一步到位等問題也顯現出來。“4%+22天的定價機制提高了政府決策的透明度,但囤油套利行為也隨之放大。”姜鑫民說。一旦漲價預期出現,社會貿易商即低進高拋成品油資源。當貿易商大量購入資源時,煉廠資源供不應求;反之當貿易商大量拋售時,煉廠則會出現大范圍憋罐。
“社會經營單位成為成品油消費的第二個窗口。2009年社會成品油庫容規模占全國庫容的45%,具備一定的市場操縱能力。”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市場營銷所高級工程師丁少恒說。
發改委對定價機制的評估顯示,過去一年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頻率明顯加快,成品油市場基本保持穩定。2009年1月1日至今,國內成品油價格先后8次調整,其中5次上調,3次下調,價格調整頻率之高為歷年之最。
新的定價機制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每桶高于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者少提。
姜鑫民說:“當前國際油價仍然維持在80美元/桶左右,我們還有一定的緩沖時間。上述區間內的政策我們正在抓緊研究。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應對油價波動的能力在提升,即便國際油價到了80美元/桶以上,我們仍可從容應對。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制定根本目的在于使生產和消費均衡,如果油價到達130美元/桶的高位,政府必將給中石油、中石化以適當補貼。” (閆志強)(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