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2010年全球鐵礦石談判激戰正酣。場外硝煙,同樣四處彌漫。
近日,海外媒體報道稱,“中國五大鋼企已與礦業巨頭就基準價較2009年上漲40%達成臨時協議”。
雖然,這一傳言最終未能得到相關鋼企的證實。但在鐵礦石現貨價較2009年長協價暴漲近100%的背景下,國際礦商推動鐵礦石走向“現貨價”并以此倒逼“長協價”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2月22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聯合金屬網分析師胡凱表示:“這兩天,澳洲礦山招標的價格比去年已經翻了一倍,現貨賣得十分緊俏。”當天,中國市場的鐵礦石到岸價高達130美元/噸(折合離岸價115美元/噸),而2009年的長協價僅為61美元/噸(離岸價)。
“三大礦商供應到中國的產品只能有一個價格”(即,三大國際礦商在中國不再以現貨價銷售礦石),2009年春節前中鋼協的這一聲明,正遭遇越來越大的壓力。
事實上,身處談判桌另一端的必和必拓、力拓,玩轉中國“現貨”與“長協”兩個市場的手法,已變得越來越嫻熟——通過推高現貨市場的鐵礦石價格和銷量,獲取超額收益,并藉此推高長協價。
中國鋼企往何處去?是繼續忍受“長協”和“現貨”并行的雙軌市場,還是被迫接受一個倒向現貨價的長協價?
漲價40%?
據本報記者了解,臨時協議漲價40%的傳言,源于2010年1月底2月初時的鐵礦石現貨交易市場。
由于部分中國鋼企所簽的2009年合同到期日為2010年1月1日,國際礦商遂向中國買家提供了兩種選擇:要么以更高的(在2009年的長協價基礎上上漲40%)繼續購買優質礦石,要么按照目前主要的鐵礦石指數(如普氏鐵礦石指數,相比2009年長協價上漲近100%)隨行就市定價。
當時,部分中國鋼企選擇了前者,即按照上漲40%的臨時價格結算,以維持日常交易。
“這就是一種鋼企和礦商之間的生意選擇。如果折合成漲幅計算的話,可能接下來的漲幅還會更高。”胡凱說。“現在,澳礦的市場策略越來越向印度礦(主要通過現貨市場銷售)靠攏,誰出價高,誰多得礦。”
被邊緣化的“長協”
事實上,2009年,由于中國鋼企最終未能與三大礦商談定長協價,“現貨價格”已在中國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2日,一家中型鋼廠的負責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鋼廠現在與三大礦商之間執行的鐵礦石交易價格可以說非常混亂。去年,雖然鋼協曾要求以日韓談下的首發價,作為暫時執行的采購標準,但大家還是執行各自單獨談定的價格。”
按照2009年日韓鋼企與力拓達成的年度長期協議“首發價”,澳大利亞鐵礦石的離岸價格約為61美元/噸,與巴西淡水河谷簽訂的年度長協鐵礦石離岸價格為55美元/噸。而據海關總署統計,2009年,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6.3億噸,總金額約為501.1億美元,折算全年進口鐵礦石平均價格為79.8美元/噸。
“短線高手”必和必拓
在“全球鐵礦石供不應求”的判斷下,國際礦商顯然不愿被一年確定一次的“長協價”所束縛,而是偏愛更能反映價格波動的“短期定價”。
必和必拓的CEO高瑞思近期不斷聲稱,“應采取更加靈活的定價機制”。
必和必拓2月發布的半年報,為高瑞思的主張提供了最好的解釋。在截至2009年12月的半年內,必和必拓從澳大利亞發貨的鐵礦石平均售價較當前的基準價高約8%。但其中僅54%是以長協價賣出,而通過現貨價格、指數定價或季度定價模式等“短期參考定價”銷售的比例,則達到創紀錄的46%。
不過,一位鋼鐵業資深人士卻向本報記者指出:這一數字,一方面要考慮到去年上半年礦石市場極端惡化,中國鋼鐵企業大量要求暫停執行長期協議,兩拓被迫將原來的長協礦以現貨形式銷到中國,從而必然顯著放大現貨銷售數量。“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這是必和必拓為了推銷其在華指數化定價的新策略,而作的夸大宣傳。”
上述人士預計,兩拓真正以現貨形式銷售的礦石并不多,比例可能在20%左右。
中國鋼企遭遇“倒逼”
對于2010年的鐵礦石談判,前述中型鋼廠的負責人直言:“我們希望盡快達成協議,不要重新出現去年久拖不決的狀況。否則對鋼廠的正常生產和經營持續不利。”
但如何才能讓國際礦商放棄“現貨”交易?
由于此前中鋼協要求“統一價格”時并非限定價格幅度,業內人士普遍猜測,中鋼協今年的長協價談判新戰略可能是:以同意漲價,換取三巨頭同意在中國市場上只以一個價格銷售礦石。
但目前,鐵礦石現貨價格與2009年長協價之間越來越大的落差,正在為國際礦商提供越來越多的談判籌碼。中鋼協能夠接受的“漲幅”底線在哪里?
22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礦業高管言論稱,因需求強勁,2010-2011年度鐵礦石價格可能大幅上漲50%,達每噸90美元以上,甚至70%-90%,遠高于市場普遍預測的30%-40%漲幅。
鐵礦石現貨價的暴漲,還可能帶來另一個嚴重后果:迫使日本鋼企在中國之前,與三大礦商達成一個較高的長協價漲幅。
在胡凱看來,“日本鋼企完全依賴長協礦,它們的長協談判思路,一是要鎖定成本,二是要保證供應。它們不愿意看到,礦商因中國市場現貨價格太高而轉移,以致無法保證對日供應,因此,很可能會以較高漲幅來確保供應。”
“今年,很可能還是由日本率先談下較高的首發價格,中方又將面臨是否跟隨的尷尬局面。”胡凱說。
如果2010年最終達成的鐵礦石長協價漲幅為40%甚至更高,對于2009年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2.43%的中國鋼鐵業來說,應對成本壓力大增,提價將是唯一的出路。
2月22日當天,在連續兩月持平定價后,中國鋼鐵巨頭寶鋼已先宣布,上調3月份主要產品的價格,漲幅為200元-700元/噸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