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寶鋼為首的中國鋼企與三大礦業巨頭間激烈的鐵礦石談判已經進入正面對決。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疑問與質疑,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吳溪淳昨天表示,三大礦山利用壟斷優勢欺壓中國鋼鐵工業,稱中方的談判訴求是在爭取應有的權利。
三大礦控制對華長協礦供應
作為中國鋼鐵界的元老級人物,75歲高齡的吳溪淳是第一次出現在中鋼協的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他指出,三大礦商依靠壟斷地位“欺負”中國鋼鐵企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一礦兩價,而中方談判訴求的第一條就是要求礦商賣給中國的鐵礦石一個價。
他指出,三大礦商每年賣給日韓鋼企的鐵礦石都是長協價一個價,哪怕臨時超出合同多買也都照長協價賣。但是對中國卻不行,中國鋼企如果要多買就得按市場價付款。“現在三大礦商供應中國的鐵礦石只有50%至55%是按長協價走,其余都是以較高的市場價賣給中國鋼企。為什么賣給中國的就是兩個價?”吳溪淳很激動。
他還透露了一個不為外界所知的內幕。在金融危機陰霾下,全球鋼企紛紛減產,鐵礦石需求低迷,大量礦石積壓在港口。為渡過難關,三大礦山以低價向中國中小鋼企傾銷來解燃眉之急。據其透露,針對目前長協價低于現貨礦價的情況,他們又采取了對中國大鋼企控制長協礦數量的辦法,通過大量售賣現貨礦來謀求暴利。
進口礦去年實際下降34.19%
長協礦與現貨礦并存是中國鐵礦石市場的一大怪現象。從去年開始,中鋼協提出建立進口鐵礦石談判“中國模式”,統一價格是第一要素。在三大礦山的壟斷鐵板中,去年8月,寶鋼與FMG公司達成的價格協議被視為一大突破。而現實的情況也證明了這種努力的效果。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指出,去年我國進口礦到廠價實際比前年下降34.19%,這種降幅顯然要優于2009年力拓與日本鋼廠達成的33%降幅的首發價。雖然差距很小,但是對于全球鐵礦石最大買家的中國來說,節省的卻是不菲的一筆。
中鋼協數據表明,2009年我國共進口鐵礦石6.27億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8億噸。由于進口總量超過實際需求8600萬噸左右,造成鐵礦石進口貿易秩序混亂,港口積壓,海運費上漲等一系列反應。據了解,目前進口礦港存量接近9000萬噸。
羅冰生昨日表示,目前的進口貿易秩序混亂已經影響到談判,他強調在談判進行的同時,將大力規范整頓進口礦貿易,積極推進國內進口鐵礦石統一價格;實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解決無進口資質企業問題;提高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門檻,減少進口企業數量;對進口礦實行合同備案核準登記制度。晨報記者 焦立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