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鵬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港口印度鐵礦石 (品位63.5%)現貨價格為950-970元/噸,逼近千元大關,期貨報價已調高至133美元/噸。長期從事印度礦貿易的中鋼集團人士表示,印度中小礦商的特點就是坐地起價加上“順竿爬”,而且信譽度不高,為眼前利益寧可毀約,加上印度政府的加稅政策,礦山更要順勢炒高價格。
分析師認為,印度礦的現貨價格與澳大利亞長協礦到中國港口的價格已經超過50美元的巨大價差,以印度礦為標桿的現貨市場高漲使礦山有理由加大向現貨市場投放資源的力度,同時歐美地區的鋼鐵生產回暖,使三大礦山的經營更加平衡,此前三大礦山大肆低價向中國傾銷鐵礦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在鋼企生產經營座談會上,不少鋼企代表都表達了希望新一年度的鐵礦石談判盡早結束的想法。 “久拖不決,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了不小影響,而且與供應商結算貨款以及核算成本方面都讓鋼廠非常為難。”一位與會代表說。
中鋼協負責人也坦言,中鋼協及寶鋼為談判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形勢對中國而言確實存在巨大困難。有投行人士認為,現在中國談判方與三大礦山在長協定價機制的理解上出現了重大差異,三大礦山認為中方一方面要求堅持長協機制,但又無法與供應商達成一個最終價格,實際已經不認可長協定價機制了。
去年10月中鋼協提出的“中國價格”三大原則,即進口鐵礦石結算周期應從1月1日到12月31日;堅持長期協議量價互動,量大應價優;統一價格,確定了長期協議的供貨商就不允許再向中國企業出售兩個價格的鐵礦石。這被理解為中國要求定價權的最大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