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指出,企業應致力于降低新能源利用成本
□ 本報記者 劉麗靚
近期,新能源概念躍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僅石油三巨頭紛紛涉水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據稱也已上報國務院,預計明年3月份正式頒布。
面對目前蜂擁而上的新能源汽車熱,業內人士指出,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對新能源產業做一個通盤的把握,目前說新能源整個行業過剩也為時尚早。同時,企業應將發展重心由偏制造轉向基礎研究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降低新能源的利用成本。
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形勢好轉影響,國際油價從年初每桶40美元上漲至每桶80美元左右。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在今年5月份改革后,國內油價隨著國際油價變化情況進行了多次調整。11月10日零時,國家發改委再次將國內油價上調,汽、柴油價格分別上調480元/噸,即0#柴油上漲0.41元/升,90#汽油上漲0.36元/升。這已經是國內第五次上調油價,而此次油價上調幅度也是今年以來的第二高,調價后,國內成品油價將創下史上最高記錄。
“雖然國內駕駛者對油價的上漲反響不大,但可以預見,若國際油價攀升至80或90美元之上的時候,用車成本將顯著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優勢無疑將再度顯現。”頂點財經一位能源行業分析師表示。
實際上,早在2001年,石油能源嚴重緊缺、節能呼聲日益高漲,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并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燃料電池車目標挺進的戰略。
在今年年初國家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及振興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進行產品升級,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汽車專家組組長王書林也表示,近期將發布新能源汽車技術規范,而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已由發改委上報國務院,預計明年3月份正式頒布。據稱,國家有關部門也將在明年推出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5項配套措施。
此外,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就中美新能源合作達成多項協議并啟動中美電動汽車倡議,使兩國在未來數年有幾百萬輛電動汽車投入使用。下個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會議,將集中討論關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保護全球氣候環境的議題,更是將新能源汽車推向了高潮。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湘財證券浦俊懿表示,2020年我國原油年需求量預計將達到5.6億噸左右,供應缺口巨大。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降低石油消費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舉措。此外,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碳減排壓力,開發更高效清潔的汽車,也是低碳經濟的要求。
不僅如此,目前我國三大石油公司也紛紛涉足。據報道,中石化的重點在于天然氣汽車和混合動力車;中石油的重點在于乙醇燃料等替代能源汽車;而中海油主攻的則是電動車以及充電網絡建設。
“我國石油三巨頭集體涉水‘新能源車’,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開發的戰略意圖。由于石油三巨頭有著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資金優勢以及資源優勢,它們的加入有利于各種技術難關的攻克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對推動我國新能源車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好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能源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三巨頭的加入同時也會使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對部分新能源行業產能過剩發出警示,但卻并未澆滅新能源行業的投資熱。
除了傳統新能源企業,此前與新能源產業毫無關系的企業如聯想、英特爾等也都紛紛表示投入新能源市場。
對于市場中愈演愈烈的產能過剩的爭議,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在昨日舉行的全球CEO論壇期間表示,他并不認為現在出現新能源過剩,而是“新能源的制造業”過剩。“比如風電,現在是風機制造業過剩,但是風力發電并不過剩。”
“目前市場的狀況,正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對新能源產業做一個通盤的把握,否則將付出資源代價和環境代價。通過調控,要讓更多企業將發展重心由偏制造轉向基礎研究和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便更好的降低新能源利用的成本。”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發展戰略上,國家期望以新能源汽車為契機,以自有技術后來居上。可以預見,針對目前蜂擁而上的新能源汽車熱,未來可能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和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掛鉤,并鼓勵盡快實現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化和基礎原材料的本土化。同時,國家還將提高準入門檻,嚴格產品審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