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多個城市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 > 正文
部分地區天然氣供應告急點燃“低碳生活”
“氣短”腳應“長” 解難思長遠
本報記者 邱曙東 朱晨 實習生 施敏
近日,隨著低溫雨雪天氣的持續,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的天然氣供應出現較大缺口,部分城市甚至遭遇歷史上最大的天然氣“氣短”。
消息表明,即使氣溫回暖,今冬天然氣供應形勢仍將十分緊張。一方面,目前各地政府部門正在利用各種應急措施,全力以赴紓解“氣荒”;另一方面,天然氣供應的告急,無疑加劇了人們“低碳生活”的考驗。專家表示,針對“氣短”,人的腳應該變得越來越“長”,在能源緊缺的時代,呼喚“以步代車”等“低碳生活”方式快速流行。
普降大雪導致“氣短”
目前部分城市出現“氣短”,一方面由于天寒地凍,取暖用氣量大增;另一方面因為,前段時間北方地區也遭受了特大冰雪災害,國家緊急調配了“西氣東輸”管道的部分天然氣支援,使得管道沿線的武漢、合肥、南京等城市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
在武漢,天然氣供應紅色警報于11月12日拉響,目前缺口已達100萬立方米,且以每天10萬立方米的速度增加。為確保居民生活用氣,武漢從16日零時起,停止對56家工商企業和26個出租車加氣站的天然氣供應。
合肥天然氣日供應量約為50萬立方米,而實際用氣量已超過70萬立方米。政府部門在呼吁市民注意節約用氣的同時,還從17日起,每天從鄰近的蚌埠、滁州兩地調運天然氣救急。
在長三角地區,雖然上海暫時還沒有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之狀,但蘇浙一些城市當下正為“氣荒”所困擾。由于近期溫度驟降,南京16日天然氣用氣量突破140萬立方米,而西氣東輸每日供應南京的額度只有100萬立方米,缺口達40萬立方米/天。目前管理部門已動用液化天然氣儲備,并對一些油氣兩用鍋爐和天然氣加氣站進行停氣。
杭州情況同樣嚴峻。昨天,上游供應杭州天然氣145萬立方米,相比實際總需求量193萬立方米有48萬立方米缺口。為保證居民用氣,杭州市已對44家工業企業實施停供天然氣措施,并對6家工業用戶實行限供。
不“斷氣”需長效機制
“氣短”何時才能結束?專家指出,由于天然氣的生產對于技術環節有著嚴格要求,無法隨意增加生產量,因此天然氣生產企業一般都先和各地政府簽訂合同,再按合同上確定的供應量制定生產計劃。所以,一旦出現突然大幅增加需求,勢必造成天然氣的短缺。
從長遠來看,要解決天然氣供應緊張這一難題,仍需通過多辟來源、改變供氣結構、增加儲備等長效辦法。比如,上海近日通過西氣東輸獲得的天然氣供應量,比起上周也有大幅度下降,但從馬來西亞等地購買的液化天然氣LNG,在五號溝碼頭和洋山港碼頭液化天然氣氣化裝置的作業下,已經開始全面供氣,這幾天僅這兩個碼頭的供應量就可達600萬立方米/天,為全市天然氣保障供應提供有力支援。而洋山港上海LNG項目二期工程竣工后,將有300萬噸天然氣供應上海,徹底改變上海目前的供氣結構。目前廣東、福建等省也都已開始從國外進口液化天然氣。
對內陸城市來說,要解決天然氣“氣荒”,或可通過建立大型儲氣設備實現。如武漢市全長240公里的天然氣高壓外環線工程今年12月起即可儲氣,屆時用氣壓力將會大大緩解。
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年豐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在當前全國天然氣緊張情況下,應采取多形式的雙燃料或混合燃料,如油氣同用、電氣同用等,以減少對天然氣過度依賴。另有專家認為,當下國內天然氣定價過低,影響了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中石油日前透露,即將出臺的新定價機制,可能將把天然氣價格與原油及煤炭價格掛鉤。這一舉措,或將成為解決“氣荒”的最有力武器。
呼喚“低碳生活”方式
在南昌,17日至21日,一個名為“低碳與生態技術”的博覽會“高調”舉行,3000多個展位全面展示了近年來國內外在環保、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各項成果,一波又一波觀眾,親身體驗到了“低碳”生活魅力。
而在上海,近日申能集團與位于閔行區的仁濟醫院(南院),就500KW的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建設達成協議,系統運行后年節能率20%以上。此外,申能集團還與地處世博園周邊地區的啤酒廠,合作實施廠區煤鍋爐改造項目———天然氣管道鋪設配套工程,年節能率也是20%。這兩個項目預計每年將節約標煤7360噸,每年將減排二氧化碳12370噸,減排率30%,大大促進世博園區周邊空氣質量改善……
“低碳生活”體現在衣食住行乃至生活各種細枝末節。專家以“交通”舉例,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生活中要多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地鐵。
過“低碳生活”,就是要想各種辦法抵消自己的碳排放。雪災等不可預期,當下就是要養成“節電省氣”的習慣。專家認為,此次一次短暫的天然氣告急,或許能使人們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到長遠的改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