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燁
作為鐵礦石談判中的新成員,澳大利亞第三大礦石供應商FMG之前友好的態度有所轉變。近期有消息透露,FMG執行董事Graeme Rowley表示正在與中國就第四季度是否繼續采用折扣定價進行協商。對此多數業內專家認為,2000萬噸的供應量讓FMG在談判中發揮的作用有限,鐵礦石談判關鍵點仍是與三大巨頭之間的博弈。
“目前我國礦石進口渠道不斷增加,但多以現貨價格購進,如果不能在三大礦山中尋找突破口統一價格,借此消除現貨市場,對其他進口國很難起到規范效應。”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南非和烏克蘭成為中國前五大鐵礦石進口來源國,而南非、烏克蘭等國以現貨形式的進口量增幅達到144%和91%。中鋼協高層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如果能從三大礦山找到突破口,之前以現貨形式進口的印度和其他國家的礦石價格自然可以隨之確定,長期穩定的價格也不再是“空中樓閣”。
聯合金屬網礦石頻道資深分析師杜薇在《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則認為,中方可以回避必和必拓和力拓的強硬態度,從淡水河谷方面尋找談判突破口。
與澳洲兩拓不同,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由于運輸距離遠在到岸成本上一直是其競爭軟肋。目前的海運費來看,巴西到中國的海運費為37美元/噸,澳大利亞到中國的海運費為16美元/噸。按照此測算,巴西粗粉到岸價為每噸93美元,而PB澳粉價格為每噸76美元,澳礦的價格優勢非常明顯。
正因為如此,淡水河谷一直在努力改變此項劣勢。除了與中國企業合作建設大型運輸船隊外,還在珠海、安陽合資建設兩家球團礦冶煉廠,也是三大礦山中唯一一家在中國有實體投資的公司。
一位接近淡水河谷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實際上,淡水河谷在今年談判中態度一直比較溫和,為了穩定中國的市場份額,淡水河谷在談判僵持時曾一度想與中國高層進行溝通,或就談判做出某種妥協,但由于種種原因而不了了之。因此,選擇淡水河谷談判起來更容易,達成共識的可能行更大。
上述鋼協人士同時表示,中方應該把重點放在國內市場的整頓上,加快制定規范鐵礦石市場秩序的相關細則;同時,應該嚴格審查和控制鐵礦石進口資質,防止超量進口和杜絕囤礦倒礦行為;此外要控制鋼鐵產能減少礦石需求,在談判中把握節奏并爭取更多有利機會。
《經濟參考報》同日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