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企將在世界范圍內增大權益礦,從而增強對上游資源的控制力和話語權
本報記者 馬紅雨
今年的鐵礦石談判已經進入白熱化,國際鐵礦石三大巨頭步步緊逼,不僅要求中國鋼企按照此前力拓和日本新日鐵達成的長協礦首發價來“預付”今年的長協礦,并且以停止現貨礦的供應逼中國鋼企就范。記者從部分鋼企獲悉,早在6月中旬,三巨頭就已停止供應現貨礦。
記者隨即就鐵礦石談判的進展情況致電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談判敏感時期不能透露任何有關談判方面的內容。
“今年1至4月,中國共進口鐵礦石1.87億噸。目前中國的鐵礦石港口庫存有7000萬噸,加上各大鋼廠庫存及社會庫存將超過1億噸。即使不進口,也能維持鋼鐵企業3個月左右的生產,但淡水河谷等鐵礦石供應商不可能3個月不生產。”中信證券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周希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根據淡水河谷發布的一季度財報中,對中國4月份鐵礦石進口量給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數據——5430萬噸。而在現貨礦價格僅相當于去年長協礦價格60%左右的時候,淡水河谷依然堅持全部以長協礦形式向中國出口礦石,做出的惟一讓步是暫時按照去年長協礦價格的67%出售。
記者從河北一些小型鋼廠了解到,大部分小鋼廠目前都備有50到300萬噸不等的現貨礦。一家鐵礦石進口貿易公司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今年的計劃是進口680萬噸,前6個月已完成了400萬噸的任務。
來自天津港的消息,作為中國三大鐵礦石港口之一,繼2008年上半年“四部委”聯手下令疏散港口庫存鐵礦石后,如今,鐵礦石囤積現象重現天津港。海關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30日,我國港口鐵礦石庫存已超出正常庫存近3000噸,達到6800萬噸。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給出的主要港口庫存量則高達7000萬噸。
長協礦合同周期是從當年的4月1日到次年的3月31日,不過由于新年度鐵礦石談判往往會延續一段時間,因此從4月1日到談判結果出來之間的“空檔期”,供需雙方采取預付款形式結賬,等到新價格談妥,再根據新價格實行多退少補。
據悉,三大鐵礦石廠商已降低了對中國鋼企的預付款要求,從原先的八折降低至67%的折扣,這恰恰與力拓和日本新日鐵達成的新年度鐵礦石首發價一致,三大礦商的如意算盤不言自明,三大礦商可以據此要挾中國接受降幅33%的首發價,同時也進一步表明了在與中方的繼續談判中不會讓步的態度。
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目前已經高于長協礦到岸價格。根據天津港7月7日最新現貨報價,63.5%的印度粉礦到岸價格為人民幣640~650元 /噸,而62%的澳大利亞粉礦到岸價為人民幣690~700元/噸,兩者的價格都已經超出了長協礦到岸價76~78美元/噸。
如果鐵礦石價格沒有下降到合理位置,高昂的成本必將吞噬中國鋼企和貿易商的大部分利潤。而中國鋼鐵行業格局卻是一盤散沙,這是中方在鐵礦石談判中的處處被動的內傷所在。正當中鋼協以異常強硬的態度在談判席上為爭取中方利益而戰的時候,國內眾多小鋼廠卻相互拆臺。據報,35家中小鋼企已與淡水河谷達成長協礦協議,進貨量約5000萬噸。
“如果今年鐵礦石長協礦價格降幅太小,國內鋼企今年還有可能持續虧損下去,不符合中國鋼企的利益,中鋼協不會同意;如果中鋼協堅持40%以上降幅不符合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利益,也會遭到其反對,這里面市場需求和談判雙方利益起主要作用,談判最終達成的協議可能是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民族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羅榮晉表示。
“中國可能會接受小于40%的降幅,但最終的價格下調幅度可能會止步于33%。”周希增認為。
“目前中國每年進口的鐵礦石中有8000萬噸左右屬權益礦,自2009年2月起,中國的鋼鐵企業、貿易企業等加大了對海外權益礦的投資力度,主要以購買海外礦企的股權為主。按照今年海外權益礦的進展速度,到2010年中國的權益礦資源量將超過1億噸,未來在世界范圍內繼續增大權益礦,將會增強中國鋼企對上游資源的控制力和話語權,今后的鐵礦石談判也不會這樣被動。”羅榮晉進一步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