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2009年鐵礦石談判 > 正文
鐵礦石年度談判“大限”后,談判還要繼續
中鋼協宣稱要打“加時賽”
□記者 李 芹 實習生 劉 璐
晨報訊 昨日是傳統意義上的鐵礦石談判“大限”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態度依然強硬,聲稱鐵礦石談判還在繼續,中鋼協的立場仍是長協價應該在去年價格的基礎上下降40%以上。
6月30日歷來被視為鐵礦石談判截止日期,因為一些交易合同規定,如果在6月底供需雙方仍未就年度價格達成一致,一方有權選擇解除合同。據報道,力拓昨天也發出警告,長期合約一旦到期,礦商就能以現貨價格銷售鐵礦石。
然而,中鋼協市場部主任陳先文昨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鐵礦石談判要打“加時賽”,中鋼協依然堅持此前公開表明的立場。但他并未透露談判進展情況和結束的時間表。
有分析人士甚至認為,中鋼協目前的底氣,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大量的鐵礦石庫存。有關數據顯示,由于今年1-5月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24189萬噸,同比增長25.9%,鐵礦石庫存已超1億噸。而這批庫存足夠支撐鋼廠再撐一段時間,因此談判仍被觀望和博弈氣氛籠罩。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認為,之所以在“大限”之前未能達成協議,主要還是價格問題,如果接受對方定價,我國鋼鐵企業勢必難逃虧損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中鋼協要想態度不強硬也難。
張琳認為,要想在鐵礦石談判中取得優勢,除了外部努力,還要練好“內功”。目前中國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企業達112家,企業數量太多也是導致大家無法形成有效合力的原因之一。對這一類企業進行有效削減,可以讓企業的集中度更高,這樣對日后的鐵礦石談判也會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