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開虎
編者按:
今年幾乎是鐵礦石談判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
自從28年前國際鐵礦石定價體系形成以后,鐵礦石的價格形成在大宗商品價格形成體系中,一直特立獨行。而從該體系形成至今,國際大宗商品的供需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鐵礦石行業從原先的冷門行業,搖身一變成為當今最炙手可熱的行業之一。反映在相關從業者身上的變化則是:那些從事鐵礦石生產的從業者們因為奇貨可居,逐漸變得傲慢起來;而鐵礦石的下游用戶們,則因為鐵礦石公司“漫天要價”,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殆盡。
時至今日,伴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形勢的變化,沿用幾十年的鐵礦石定價規則是否還有存在的基礎?如果沒有存在的基礎,那么鐵礦石今后將如何定價?在這樣一種假設下,中國鋼鐵企業該做好什么樣的準備?
6月10日,全球三大礦業巨頭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布,已與日本新日鐵公司、韓國浦項公司達成2009年度鐵礦石價格協議,粉礦合同價格下調28.2%,而在此之前,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鋼鐵企業也先后接受了力拓(Rio Tinto)粉礦33%、塊礦45%的降幅。
此時,首度代替上海寶鋼集團、代表中國鋼鐵企業參與談判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態度依然非常強硬,拒絕接受這一價格。談判的前景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
28年的規則
1981年,全球鐵礦石定價機制正式形成。所謂全球鐵礦石定價機制,是從每年第四季度開始,由世界主流鐵礦石供應商與其主要客戶進行談判,決定下一財政年度鐵礦石價格(離岸價格),只要其中任何一家礦山與鋼廠達成鐵礦石買賣合同,談判即宣告結束,其他各家談判均要接受此結果。
從那一年開始至2007年的27年時間里,鋼鐵公司和礦業公司一直都遵循著這個游戲規則,在中國正式參與之后依然如此。
在2002年中國鋼鐵業開始高速增長之前,中國鋼鐵企業并未參與到這個游戲之中,因為中國國內自產的礦石基本可以滿足鋼鐵行業的需求,此外每年只需從國外進口少量的礦石。但是從2002年開始,中國鋼鐵工業開始了一輪高速增長。
2003年底起,寶鋼集團作為中國鋼鐵業的談判代表,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于是談判規則也隨之發生了些許變化,但這并未動搖規則的基礎——任何雙方一旦達成,其他談判方必須接受。變化的地方在于,談判格局是三對三,即供方——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對需方——寶鋼集團、新日鐵和歐洲鋼廠。
自從寶鋼集團參與到該游戲規則中后,鐵礦石的價格連年上漲。其中,2004年長期協議價格漲幅為18.6%;2005年,國際鐵礦石供應價格更是暴漲71.5%,中國鋼鐵企業為此多付出大約200億~300億元的進口成本;2006年,國際鐵礦石供應價格再次上漲19%,讓當年中國進口鐵礦石成本增加了70億到80億元;2007年,國際鐵礦石供應價格亦上漲了9.5%。在這4年時間中,寶鋼集團只在2007年取得了“首發價”。
從2008年開始,談判發生了顯著變化。2008年2月18日,新日鐵率先與淡水河谷公司就2008財年兩種鐵礦石基準價格達成協議,其中南部鐵精粉漲65%,卡拉加斯粉漲71%。這改變了以往“同品種同漲幅”的慣例。有人打破游戲規則,就會有更多人不遵守。當年,“兩拓”并未接受“首發價”,而是獲得了更高的價格,在隨后的時間里,“兩拓”粉礦、塊礦基準價格上漲79.88%和96.5%。
有了被打破的先例,2009年,游戲規則面臨徹底破裂的威脅。從去年歲末談判以來,一直到今年5月末才達成首單。這也是鐵礦石談判以來,唯一一次在4月以后達成的協議。盡管如此,中國鋼鐵企業和歐洲鋼鐵企業因為損失慘重表示無法接受“首發價”。中國鋼鐵企業的態度成為游戲規則是否徹底破裂的關鍵。
逐漸崩塌的基礎
根據中鋼協的統計數據,從2003年至2008年,國際鐵礦石公開價格已連續6年上漲,其中澳礦和巴西礦累計漲幅分別達到410%和376%。而中國鋼鐵企業的生存卻每況愈下,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告訴CBN記者,總體來說,國內市場鋼鐵價格處于總體下滑的狀態,當前鋼材價格已經低于1994年價格水平。
在中國鋼鐵企業生存都難以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鐵礦石公司依然漫天要價,這是鋼鐵企業不愿意見到的。中鋼協認為,力拓與新日鐵談出的“首發價”,將造成中國鋼鐵生產企業全面虧損,因此不能接受,不予跟進。
中鋼協顧問吳溪淳在一次鋼鐵行業論壇期間甚至表示,礦山公司不顧情誼,漫天要價。
吳溪淳所指的礦山公司不顧情誼,是對比2002年以前尤其是上世紀礦山公司的悲慘處境。“那個時候,礦山公司都是求著我們買,那個時候我們幫了他們多少忙?”吳溪淳說,“現在呢,情況發生變化了,翻臉不認人了。”
盡管鋼鐵從業者們對三大礦山公司的行為感到憤懣,但來自雙方的話語權變化影響著游戲規則。
質疑者認為,在現今由市場來決定價格的大環境下,幾家公司高管在一起展開秘密談判從而決定價格的機制已變得非常脆弱。
定價機制的命運
從去年開始,必和必拓提出進行指數定價,由于沒有得到其他兩大礦山公司和用戶們的擁護,未能成功。雖然今年中鋼協依然堅持實行年度定價的慣例反對指數定價,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指數定價的呼聲越來越高。
所謂指數定價,即是變相的現貨價格。按照“我的鋼鐵”研究機構分析師徐向春的說法,現行的鐵礦石價格指數是以中國港口到岸價格為基礎進行編制,而鐵礦石現貨交易僅占海運市場的20%,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日本、歐洲基本上沒有現貨市場。
今年必和必拓再次明確主張指數定價。更進一步的是,在力拓撕毀中鋁195億美元注資案后,改而與必和必拓組建鐵礦石合資公司后!皟赏亍甭撌值目赡苄赃M一步加大。5月27日,必和必拓CEO高瑞斯(Marius Kloppers)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的“礦業周”大會期間表示,盡管必和必拓提出的指數定價模式遭到中國等主要鋼鐵市場的反對,但是必和必拓仍然不打算放棄。
事實上,目前鐵礦石現貨貿易量已經越來越多。高瑞斯表示,市場已經出現了基準價格和指數價格共存的情況,越來越多的鐵礦石現在以現貨市場價格結算,其中必和必拓在現貨市場銷售的鐵礦石已經占到總量的20%以上,而以前只有10%。淡水河谷亦不例外,5月末,淡水河谷公司執行董事馬定思對外表示:“對于淡水河谷來說,依靠現貨市場的銷售來存活是輕而易舉的!边@家聲稱以前從不在現貨市場銷售的公司,也加大了現貨市場銷售力度。
除了礦山公司支持指數定價外,一些坐收漁利的研究機構也以各種形式大力鼓吹支持指數定價。
5月19日,英國《金屬導報》(Metal Bulletin)表示,由于中國現貨市場鐵礦石交易的數量大幅增長,Metal Bulletin鐵礦石指數將很快實現每日發布,從而提供即時的鐵礦石基準價,試圖以此取代鐵礦石的掉期和現貨價格。5月25日,山東日照國際鐵礦石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同時亦有國內一些其他機構已經或正在準備推出自己的指數定價方式,企圖在交易市場中擴大影響力。
中鋼協顯然是不支持指數定價的。而南鋼集團董事長楊思明對CBN記者表示,鐵礦石長協礦價格可以以上一個季度的鋼價為樣本,結合對鋼價預期,來確定下一季度鐵礦石價格。
“季度定價不失為一種折中的辦法!碧m格鋼鐵研究機構分析師侯志蕓告訴CBN記者,一方面季度定價可以解決年度把握不準的缺點,同時也可以解決鋼鐵公司生產較為穩定的問題。
中國尋求應對之策
無論鋼鐵企業多么不愿意,游戲規則正常運轉的大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鋼鐵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尋求應對之策。
中國國內研究機構們首先支了一招——“聯吳抗曹”之策。蘭格鋼鐵認為,如果中國僅僅和淡水河谷一家供應商達成年度協議,在今年全球鐵礦石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必將重創“兩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三大鐵礦石巨頭多年來形成的價格戰略同盟關系,在未來國際鐵礦石談判中,局面對中國將更加有利,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的真正利益才能得以正;
該策略依據是,2008年中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為4.44億噸,占全球海運鐵礦石總量的52%,其中從巴西進口約1億噸,占進口總量的20.5%;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1.8億噸,占進口總量的40.5%;從印度進口鐵礦石0.9億噸,占進口總量的20.3%。從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國進口鐵礦石份額中,長協礦占到六成多,其中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量占四成。
侯志蕓認為,由于鐵礦石供求關系在今年發生逆轉,三大鐵礦石巨頭集體提價陣營內部也開始出現分化,今年第一季度以來,國內鐵礦石市場上巴西現貨價格降幅超過40%,其大幅降價搶奪市場的目的顯露無遺。在第一季度巴西向中國共出口4000萬噸左右,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全年的進口就是1.6億噸,與去年相比較將增長60%。如果巴西的做法引起澳大利亞的反彈,澳大利亞的礦山必將利用其與中國之間運費優勢與巴西競爭,這對中國鐵礦石談判無疑是極為有利的形勢。
不過,這只是權宜之策。中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低一直是近幾年中國鋼鐵企業沒有話語權的根本原因。于是提高行業集中度,成為中國鋼鐵企業提高話語權最根本的途徑。
然而,提高行業集中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當務之急,仍然有一條較為可行的策略,即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雖然《鋼鐵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和中鋼協都提出了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但是至今依然沒有官方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一切依然停留在口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