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2009年鐵礦石談判 > 正文
新華網上海6月3專電(記者何欣榮)鐵礦石談判陷入僵局是目前鋼鐵行業關注的焦點,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2日在上海表示,預計今年全球鐵礦石供大于求2億到3億噸,再加上今年前4個月全國大中型鋼企整體虧損逾50億元的現實壓力,中方堅持鐵礦石長協價應回到2007年水平的底線不變。
羅冰生是在出席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辦的衍生品論壇間隙作上述表示的。此前中鋼協已經宣布不會跟進日澳達成的鐵礦石“首發價”33%降幅,但礦商方面態度也較為強硬。2日力拓發表聲明,稱又和亞洲的其他主要鋼廠如韓國的浦項、臺灣的中鋼等達成了協議,后者均接受力拓和新日鐵之前敲定的首發價降幅。對此羅冰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韓談成的結果只代表他們自己,中國目前還在和三大鐵礦石巨頭談。拿日韓的標準來要求中國是不合適的,因為現在中國的進口量比日韓之和還要多”。
相關數據也顯示,2008年中國共進口4.4億噸鐵礦石,占全球海運鐵礦石比重約為52%。而日本進口約1億噸,占比重約12%。今年前4月中國粗鋼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而日本卻同比下滑了逾20%,雙方在進口鐵礦石市場上的比重差距還在進一步拉大,基于此業界普遍相信中國有理由拿到比日韓更優惠的價格。
羅冰生還表示,結合國際鋼鐵協會預測的2009年全球粗鋼表觀消費量將同比下滑15%判斷,今年全球鐵礦石的供應過剩量在2億到3億噸間,“中方是不擔心買不到礦的,長協價談不攏,我們可以在現貨市場買,并且目前國內的鐵礦石現貨價還低于日澳談成的長協價”。
不過,值得擔心的是,由于投機等因素的存在,今年前4個月國內鐵礦石呈現超量進口狀態,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現貨價的上揚,從而加大中方的談判難度。羅冰生指出,今年前4個月中國共進口鐵礦石1.8億噸,同比多進口了約3500萬噸。而今年前4個月國內的生鐵產量僅同比增長了504萬噸,相當于多消耗了入爐礦797萬噸。兩項折抵,前4個月中國多進口了近2700萬噸鐵礦石。羅冰生說,這些多進口的鐵礦石全部轉化成了貿易商和鋼廠的庫存,對此中鋼協一直在警示各方,要對超量鐵礦石進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給予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