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曉午
中國的物價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里面是一團火,外面是一層冰。
4月份的CPI和PPI雙雙繼續(xù)下行,且跌幅擴大,有力反映了冰冷的經濟環(huán)境;但是,4月份流動性膨脹正在催燃通脹預期這團夏日之火。
是冰蓋住了火,還是火燃化了冰,在第三季度可見分曉。
短期:工業(yè)品價格成通縮最大壓力
4月份CPI 年同比下跌了1.5%,連續(xù)第3個月處于負增長——也就是通縮區(qū)間。
鑒于4月CPI跌幅大于預期,在CPI 籃子的主要分項中,食品價格4 月份年同比下降了1.3%,非食品價格下跌了1.5%。野村國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將2009 年CPI 通脹預期從0.6%下調至0.2%。
不容樂觀的是,PPI的跌勢仍在標準的下行通道中,似乎絲毫沒有止跌的跡象。4月份PPI連續(xù)第5個月下跌,繼3 月份年同比下降6.0%之后,降幅擴大到6.6%。
“這是有史以來PPI最大跌幅,主要是因為大宗商品價格在本輪全球經濟衰退中出現(xiàn)暴跌所致。”孫明春說。
本報記者觀察,PPI大跌與當前的鋼鐵、鐵礦石等大量進口,造成國際價格牽引國內價格下行有密切關系。
早在今年3月,中國鋼坯以及鋼材凈進口6萬噸,自2005年底以來首次成為鋼鐵凈進口國。4月份中國鋼材出口量僅141萬噸,較3月份又下降26萬噸,這也是鋼材單月出口連續(xù)4個月不足200萬噸;而4月鋼材凈進口21萬噸,進口呈現(xiàn)全面加速態(tài)勢。
不僅是鋼鐵,包括鐵礦石、煤炭、銅和鋁等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在4月份也出現(xiàn)了普遍性的進口熱潮。如4月份進口鐵礦石5700萬噸,刷新中國鐵礦石3月進口5210萬噸的新高。
“這主要是國際和國內鋼價價差原因,由于一些國家匯率大跌50%左右,而我國人民幣一直保持穩(wěn)定,同時鋼鐵出口退率稅并沒有多大調整,所以造成國外鋼材價格低于國內市場,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幾乎所有的鋼鐵品種全面涌入國內市場的跡象。”商務部一位官員說。
在鋼鐵價格下行,再次步入鋼鐵凈進口國的背景下,工信部緊急發(fā)布鋼鐵限產令,重申將總量控制作為首要任務,通過減少信貸、差別電價等措施,嚴格制止中小型企業(yè)落后產能盲目擴產的行為。
“現(xiàn)在的鋼鐵企業(yè)面臨的困難是多方面的,既有高價鐵礦石的成本消化問題,又有國外鋼材產成品低價擠壓的問題,同時全球鋼材需求又不足,所以鋼價仍處于下跌趨勢中。”中鋼協(xié)會的一位官員說。
事實也是如此,在PPI行業(yè)指數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yè)指數4月份再創(chuàng)歷史新低,并且絲毫沒有企穩(wěn)的跡象。
“從鋼鐵的情況來看,價格下行趨勢很明顯。鋼鐵產量和鋼價是實實在在數據,做不了假,確實反映了目前工業(yè)部門產能過剩的壓力,缺少需求支撐。”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說。
第一季度4萬億元投資項目刺激了鋼鐵廠商快速回補了庫存,使得日均產量超過150噸,相當于年產鋼5.5億噸的產出水平,但是很快鋼鐵價格再次下跌。
“雖然第一季度汽車和房地產銷量回升了,但是最新數據顯示,新開工房地產投資仍然低迷,5月份的汽車和房地產銷量大幅減少,這表明下游終端需求仍然不夠,未來幾個月,包括鋼鐵在內的許多工業(yè)部門將面臨去產能化,價格將會繼續(xù)下行,導致PPI未來幾個月繼續(xù)探底,這會傳導至CPI,成為通縮最大壓力。”劉元春說。
中期:流通性助推通脹預期
令投資者和消費者奇怪的是,盡管經濟仍然在觸底,我們生活在現(xiàn)實的通縮環(huán)境中,但是中期來看,通脹預期這團火卻愈燃愈烈。
從影響CPI因素來看,雖然PPI繼續(xù)回落將傳導至CPI指數上,不過,進入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流動性和農產品價格反彈將成為CPI回升的主驅動力。
投資者最先感受到通脹的預期。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率先觸底反彈43%,提前迎接今年末或者明年初即將到來的通脹反彈。
“按照翹尾因素,今年2月和4月是最高的;從新增因素來看,未來仍有政府的一系列調節(jié)措施。所以,目前CPI應該是一個底部,CPI跌幅會在未來幾個月收窄,到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就開始上揚,由負轉正。”銀河證券宏觀分析師張新法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從中長期來看,通脹是不可避免的。現(xiàn)在這么多流動性放出去,遲早有一天會反映到CPI指數上。”張新法說。
繼第一季度央行放出天量貨幣后,4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再次強勁增長25.95%,人民幣貸款增加5918億元,這成為未來通脹的導火索。
“感覺很快就能走出通縮。”中國銀行全球金融部分析師石磊看來,如果保持現(xiàn)在的貨幣政策不變,到今年四季度或2010年初,就會迎來新一輪通脹。
“農產品和國際油價是兩大影響物價的重要因素。由于全球流動性充裕,國際原油可能在年底再次重返高位,這將帶動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價格上升,推動CPI在第四季反彈,而在明年初有一個急劇的上升變化。”劉元春說。
歷史經驗也證明,農產品價格與通脹緊密相關。在2003年的非典及以后的禽流感和藍耳病后,都對農業(yè)產品價格形成了較大的推動作用,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到來可能會再次推高農產品價格。
如果不出意外,未來中期通脹的回升將是本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物價回升。不過,與1998年以來由房地產市場推動的那一輪通脹不同的是,未來的通脹推動力可能多來自于流動性和農產品價格,缺乏市場需求推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