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產還是擴產 山西新增產能3億噸
本報記者 李明三 山西報道
在電煤合同價格大局已定,即將塵埃落地時,秦皇島港口存煤的異動再次繃緊業內的神經。
“4月份以來,秦皇島港日均進煤5978車,以每車80噸計,只有48萬噸。”秦皇島燃料市場公司副總經理李學剛說,正常情況下,秦皇島每天進煤應在65萬噸左右。
本報記者在山西大同調查獲悉,由于政府大幅度提升辦礦門檻,山西省內地方煤礦的復產條件由30萬噸升高到90萬噸,絕大多數煤礦被迫停產進行擴能改造,繼續進行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外界預期的4月份小煤礦復產高潮并沒有如期出現。
“上游供貨不足的問題,春節前就存在,現在需求回暖,矛盾終于突顯出來。” 李學剛分析。
但本報從山西煤炭工作會拿到的文件顯示,山西在提升辦礦門檻,對煤炭進行總量控制的同時,也在利用國家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支持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大型礦井建設,兩年內總投資高達1000多億元。
目前,山西省內已經投產或建成試運行的煤礦有21家,總產能6520萬噸;在建的大型現代化礦井26座,總規模為9630萬噸/年;另有22座大型礦井正在做前期工作,總規模高達13360萬噸,準備今明兩年全部開工建設。
以上已建、在建和擬建礦井,合計產能近3億噸,表明山西煤炭產業在限產的表象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產能擴張,為下一輪經濟增長預熱。在當前需求減緩的背景下,這些產能如果釋放出來,無疑將加大市場下行壓力。
“產能并不等于產量。已建產能何時釋放,釋放多少,由企業根據市場供需自行決定,并接受市場調節。”山西煤炭局侯文錦表示,政府只是調控總量以確保市場供需平衡,不會干預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