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上海自由貿易區(以下簡稱自貿區)的成立,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在逐漸升溫。
在首批入駐自貿區的汽車公司中,除“上海汽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外,還有“上海浦東保時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有媒體報道,寶馬、奔馳、奧迪、凱迪拉克、勞斯萊斯等多家跨國公司也有意在自貿區內建店。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自貿區的相關稅收、管理政策將為汽車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帶來重大利好,甚至將引發市場格局巨變。根據現已出臺的政策,自貿區內政策或將有演變的多種可能性,將推動進口車價降低。
9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 (負面清單)(2013年)》中,對于汽車行業的多項政策并未有什么改動,也并未對汽車經銷商的經營模式做出相應的規定。
“這就意味著,在自貿區內現有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可能不具有約束作用的,進口品牌的銷售可以繞過中國銷售公司或銷售總代的環節,未來可能出現一個代理商銷售多個品牌的情況,或者經銷商可以不按照廠商的指導價來制訂價格。”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認為,“倘若自貿區多元化經銷模式能出現,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加自由、充分,進口車均價也或將走低。”此前,有學者曾向媒體大膽預測,“未來自貿區進口車價下降20%~33%都有可能。”
雖然外界“旁觀者”普遍看好,但“當局者”的態度卻各不相同。眾跨國公司對于各自實際進展的回應相對低調:保時捷中國公關部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業務開展)具體形式如何還不好說,公司還需要觀望一段時間才能做出進一步的決策。有關我們在自貿區的產品價格是否會有變化,現在討論還為時過早,至少我們目前沒有接到任何通知。”
此前傳出要在自貿區內建店的寶馬汽車,其華東區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目前暫未收到任何通知。”
“上海自貿區與香港自由港的概念是一樣的,如果在自貿區內買車不交關稅就直接開出自貿區,那就屬于‘走私’了。”國泰君安證券[微博]分析師張欣表示。
汽車行業分析師封士明也指出,倘若跨國公司進口車在自貿區的價格過低,對于自身的區域價格體系必然造成沖擊,這也會影響其品牌形象及客戶忠誠度,反而得不償失;另一方面,由于汽車行業中設有跨區域銷售限制,因此即便自貿區能為進口車帶來一定程度的價格“紅利”,也僅輻射到上海及周邊區域,“不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太大影響”。
封士明認為,目前進口車在銷售時需開具購置稅發票,而且3C等認證都是由跨國公司授權給4S店的,倘若未來自貿區能出現諸如“一家經銷商代理多個品牌”之類的渠道新模式,其能否還享有和4S店同等權利尚不得而知。此外,包括售后服務等方面的責、權、利也都還難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