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而新能源則被認為是全球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核心。近年以光伏和風電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但盲目夸張造成產能嚴重過剩,遭市場萎縮、|“歐美雙反”等因素壓制下,部分行業如光伏今年更是被稱為瀕臨破產邊緣。為此中新網能源頻道推出“聚焦中國新能源”系列,對行業發展歷程,行業現狀、未來展望等一一解讀。
“聚焦中國新能源”系列之三:
中新網8月24日電 (能源頻道 史建磊)困境中的中國光伏業近日再度遭受連番打擊,不但歐盟對華“反傾銷”調查立案的過程有可能會加速,近日更有消息稱,被稱為新興市場的印度也有意跟隨歐美步伐對中國光伏進行反傾銷調查。多方圍堵之下,中國光伏業如何走出“滅頂之災”?
美歐接連舉起“雙反”大棒 印度或將跟隨腳步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化石能源供應危機的憂慮,以光伏和風電等為代表的新能源受到追捧,并被譽為全球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核心。歐盟和美國等相繼出臺多種舉措支持光伏等新能源發展,歐盟甚至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
但美國次貸危機及歐州債務危機接連爆發,政府對光伏市場的補貼政策大幅削減,歐美光伏市場容量迅速萎縮,產能過剩矛盾開始凸現。因此為阻擋迅速發展的中國光伏企業搶占國際市場,美國及歐盟部分企業去年以來不斷申請對中國光伏進行反傾銷調查。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2011年10月,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商Solar World要求對中國75家相關企業展開“雙反”調查,當年美國即開始立案調查。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初裁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征收2.9%至4.73%的反補貼稅。
5月17日,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稱,初步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主要是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征收31.14%至249.96%的高額反傾銷稅。
美國商務部的反傾銷初裁結果剛剛公布兩個月之后,德國 SolarWorld 公司向歐盟正式提交申訴請求,要求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主任陳惠清認為,“從目前歐盟各方的表態來看,歐盟立案的過程有還可能會加速。”
不但如此,《經濟觀察報》報道還稱,印度也很可能近期提起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目前印度光伏電池制造商已多次向印度商會提交反傾銷申訴書。但由于產品范圍界定方面存在問題,印度政府已經讓申訴方進行了多次范圍修改。
商務部、行業組織撐腰反制 光伏企業“抱團”應對
傳統歐美市場及新興印度市場的多方圍堵,使得目前負債增加嚴重,行業瀕臨生存困境的中國光伏業陰云籠罩,不過在遭受“毀滅性”打擊前,目前商務部等政府相關部門,新能源行業組織,光伏企業已經相繼行動,采取多措施應對危機。
日前,代表國內多晶硅產能80%的4家多晶硅企業,江蘇中能硅業、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洛陽中硅高科技、重慶大全新能源向中國商務部提出對來自歐盟多晶硅實行“雙反”調查,目前,商務部已經受理此案。
20日,商務部認定,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存貿易壁壘,根據《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規定,商務部將依法采取相關措施,要求美方取消被調查措施中與世界貿易組織相關協定不符的內容,給予中國可再生能源產品公平待遇。
繼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組織發布會表達反對意見后,22日中國全聯新能源商會也在北京發布《中國工商界關于反對歐盟對華光伏反傾銷立案的聲明》。《聲明》反對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呼吁歐方盡快來華磋商,對話解決貿易爭端。
此外,無錫尚德、阿特斯、天威新能源、江蘇中能等33家光伏企業代表近日齊聚四川,參加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中國光伏標準技術委員會2012年第三次會議,商議脫困之術。
據《四川日報》報道,會議表決通過薄膜光伏組件光衰減測試方法等4個新標準提案,批準成立3個標準工作組,但已納入全球投票環節的2項標準草案仍未達成統一意見,距離中國制定的首個行業國際標準仍有一步之遙。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筠表示,“在困難時刻,我們更以標準為工具夯實基礎,爭奪國際話語權,為未來的春天做好準備。”
德國總理訪華將談中歐太能能紛爭 危機初露解決端倪
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回答歐洲光伏企業準備提出反傾銷調查的問題時曾表示,中國去年從德國進口多晶硅材料是7.64億美元,占中國進口同類產品進口份額的20%,從德國進口光伏電池生產用的銀漿原料達到了3.6億美元。中國累計從海外采購約400億元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其中從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進口占到了45%。歐盟若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恐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昨日,商務部網站發布新聞顯示,據德國《南德意志報》8月21日報道,德政府發言人賽博特(Steffen Seibert)強調,默克爾總理率團訪華并出席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期間,隨訪的德環境部長阿爾特邁爾將主動談及歐盟對華光伏產品貿易救濟調查事。默克爾總理雖不會談及企業糾紛,但將敦促雙方為德中企業在各自國家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中新網能源頻道)
|
|
|